农业农村如何发展?听听他们怎么说~
2019年01月17日 10:37 来源:河南农村广播
——访省政协委员王位东
“最近,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为农机发展指明了方向。新形势下,如何贯彻落实该《意见》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回答的重要课题。”1月14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省政协委员、商丘市农机服务中心副主任王位东思路清晰。
王位东说,要着力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聚焦薄弱环节,加大试验示范和服务支持力度,围绕稳定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粮棉油糖及饲草等主要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加速推进果菜茶、养殖业、农产品初加工等领域和丘陵山区农业生产全面机械化,为粮经饲统筹、农牧渔结合、一二三产融合提供装备技术支撑。
要努力改善农机作业基础条件,支持农机合作社等农机服务组织围绕促进良田良种良法良机配套,积极推进土地整治和标准农田建设。要加强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接,探索建立“企业+合作社+基地”的农机产品研发、生产、推广新模式,持续提升创新能力。
——访省政协委员胡新峰
“我省是工业大省,更是农业大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我省的经济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月14日,省政协委员、民建漯河市委员会主委胡新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胡新峰说,我省多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去年集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凸显了在宏观经济下行、去杠杆、环保攻坚的大背景下,农业产业化企业的弱质性和高风险性。政府要充分考虑拓展当地经济的发展空间,从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建立一套完整的产业机制。
胡新峰建议,设立支持农业产业化集群和联合体发展、绿色食品业转型升级和优秀龙头企业的专项奖励,对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给予贷款贴息、以奖代补等资金扶持,全面提升龙头企业的发展信心。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尽量向龙头企业提供税收和利率优惠。要鼓励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开发符合各类经营主体需求的信贷产品、保险产品和服务模式,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壮大。
——访省政协委员付玉堂
“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力量。”1月14日,省政协委员、河南利源集团董事长付玉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我省是传统农业大省,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与发达省份相比差距依然较大,支撑我省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能力明显不足。付玉堂建议,要通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进而促进乡村振兴。
付玉堂说,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充分发挥大企业的资金、技术和管理优势,带动引领我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走上快车道。农业要提质增效,品牌建设作用不可低估,农产品品牌溢价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要借我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的机遇,加快形成一批农产品品牌,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市场对接,提高农产品经济效益。
——访省政协委员汪基德
“免费师范生让更多学子有了更宽的就业渠道,也使优质的教师资源不断向农村倾斜。如果免费师范生政策能惠及民办院校,将更有利于民办院校的发展,使民办学校的毕业生增加新的就业渠道。”1月14日,省政协委员、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汪基德接受采访时说。
汪基德说,目前我省民办院校发展迅速,每年高考后,不少农村考生进入民办院校就读,有些院校农村学生占七八成。如果免费师范生政策能够覆盖或者惠及我省民办院校,不仅有利于提升民办院校的招生质量,也有利于拓宽民办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
同时,扶持民办学校完善免费师范生政策,有利于促进公办院校、民办院校均衡发展,提升民办院校的竞争力和吸引力,促进我省教育平稳发展。此外,还要健全毕业生留校的待遇机制。要完善公费师范生的录用、调取和退出机制。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版权归原作者 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