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固“民生之本” 共享幸福生活
2019年01月21日 11:23 来源:河南农村广播
今天的“为了人民的美好生活”系列报道播出《稳固“民生之本” 共享幸福生活》。
就业是民生之本。老百姓的饭碗牢了,腰包鼓了,幸福生活才能越过越舒坦。正因为如此,河南多年把新增城镇就业作为重点民生实事抓实抓牢,2018年提出了新增城镇就业100万人以上的目标。那么过去的一年,这件民生实事完成情况怎么样呢?我们来看看成绩单:
2018年,我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城镇新增就业139.24万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39.24%)。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33.86万人,(是全年任务的135.43%);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2.01万人,(是全年任务的150.18%)。
我们都知道,河南作为人口大省,就业的压力一直很大。2018年,我省就业工作一个突出亮点就是把促创业带就业作为重要抓手。通过加大创业培训力度(开展创业培训32.7万人)、加强创业资金支持(发放创业担保贷款 107.76 亿元)、健全创业孵化体系等措施,扶持9.6万人自主创业,带动就业 31.7万人。算下来平均1人创业能带动超过3人就业,形成了“倍增效应”。郑州的这家创业孵化园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郑东新区的中原大学生孵化产业园,光和未来公司在室内外智能绿化领域已经是小有名气,目前和日本三得利、华大基因等知名企业展开合作。而一年多前,公司创始人史孟宁和团队还在为创业资金、场地发愁。这时,中原大学生孵化产业园向他们递来了橄榄枝。
光合未来(郑州)绿植研产中心负责人 史孟宁
创业园对我们的场地费用减免了一半左右,我们可以用这部分的钱,增加一些苗圃的劳动力,带动大约一百人左右的就业;也得到了政府的资金支持,大约在15万左右,我们用来招聘毕业的大学生。
刚从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的李一帆,在这里找到了称心的职位。
光合未来(郑州)绿植研产中心员工 李一帆
月薪大概是5000左右。未来我有一些很好的设计上面的想法和创作灵感,都可以去完美地在产品上有一些实现。
现在,通过产业嫁接和招才引智,已经有100多家创业型企业入驻园区,吸纳了众多高校毕业生来这里求职就业。
除了抓好以创业带就业,我省更统筹抓好各类重点群体就业,织牢织密就业经纬线。
高校毕业生一直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2018年,我省通过组织“名校英才入豫计划”专场招聘、春季大型招聘会、产业集聚区企业与高校毕业生岗位对接洽谈等服务活动,应届高校毕业生累计实现就业52.41万人
大龄失业人员、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等就业困难群体由于自身条件所限,他们的就业问题也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重点关注。屏幕上这位周巧枝大姐是平顶山人,今年四十多岁,还有孩子要抚养,由于身体患病,工作一直不好找。在当地人社部门的安置下,2018年7月进入平顶山市图书馆公益性岗位工作。
平顶山市民 周巧枝
活儿也不累,一个月能拿2000多块钱,顾着家里的开销,最重要呢,能够通过工作、通过自己的劳动来养活自己,感觉心里很踏实。
2018年,有 12.01万像周巧枝一样的就业困难人员在党委政府帮助下实现了就业,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同时,通过组织参加就业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安置、职业介绍等方式,促进33.86万失业人员再就业。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 刘世伟
2019年我们要把稳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重点抓好大学生,农村转移劳动力,退役军人和化解过剩产能的职工安置工作,大力开展职业培训、创业帮扶,创业孵化,包括创业担保,来发挥创业带动就业倍增的效应,确保我们110万新增城镇就业的任务圆满完成。
来源:河南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
版权归原作者 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