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前骗子“手头又紧了”!
2019年01月30日 15:15 来源:河南农村广播
春节将近,骗子们“手头又紧了”,花样百出的骗术又要“粉墨登场”。快收下这份防骗指南,再遇到骗子即可见招拆招!
1
航班取消骗术
马上就要过年了,很多人选择外出度假,买了机票之后,你可能会遇到新问题。天津的李女士买了机票没过多久,就收到了所谓航空公司发来的短信,说她购买的机票因为某些原因取消航班,需要进行改签或退票,航空公司对客户还有一定的补偿款。李女士立即和短信上的改签服务电话取得了联系。李女士提出改签到当晚的航班,客服说可以,并告知李女士用支付宝点击转账,并给出了自己的银行账户,要求陈某在转账金额上填航班号(实际上是转账金额),李女士按照对方的要求提交改签申请成功,但对方称失败,李女士按照对方的要求又再次提交一次改签申请。最终发现两笔钱转给了对方。
不要将自己的个人信息交给他人有偿或“无偿”代买、 不要轻信所谓的“抢票软件”,小心抢不到票,个人信息还被收集、贩卖。
2
虚假中奖诈骗
过年大家都爱讲个好运头,骗子也特别爱在这个时候通过中奖短信、邮件等形式,利用最新的热点设计骗局内容。以巨额奖金为诱饵,诱骗当事人兑奖,然后以“交税”、“保证金”,诱骗当事人转账。
每逢过年过节,各平台之间都会展开抢红包大战,然而,并不是每个红包都能抢。有的“红包”点开一看金额不小,却要求转发后才能领取,转发后又跳出一个抽奖页面,随便一戳都能中个价值上千元的奖品,只要付20元运费就能得到。
遇到“熟人”以各种理由让你转账,一定要直接找到当事人了解情况,确定是本人后,再做决定。很可能是骗子利用木马程序盗取了对方账号密码、聊天记录等,熟悉对方交际圈后冒充其身份,骗取其熟人钱财。总之,遇到任何涉及大金额金钱交易的情况,务必直接电联对方,问清情况确认无误。
3
新年运势诈骗
每逢春节,测试来年运势的各种链接也会充斥大家的朋友圈,什么“发大财”、“桃花运”……测试结果让朋友圈纷纷参与转发,你可能知道这种毫无依据就是娱乐一下,但是骗子就是利用这种心理,制作假的微信链接,称测新年运势,让参与测试者填写自己及家人的姓名、生日等比较私人的信息,从而搜集你的个人信息。
春节收到这类短信,请立即删除。然而,已点开怎么办?第一时间关机,拿下手机卡,重装系统,恢复出厂设置或用杀毒软件查杀病毒,第一时间通知通讯录里的亲朋好友,立刻修改银行卡、支付宝等账号密码,将损失降到最低。
4
“我换电话了”骗术
“我是××,给你拜年了!我换号码了,你记一下……”春节期间,收到这样一个陌生号码的短信,你可能并不会在意,立刻将号码存为你熟悉的朋友。过几天,新号码又会发来短信:有事请你帮忙。一看是朋友或亲戚的名字,警惕性自然松懈。接下来,各种老套骗术上场,稍有不慎就会上当受骗。
玩游戏时一定要到正规游戏平台进行交易,对售卖明显低于市场价的商品要格外注意,切勿贪图小便宜。
5
网购平台春节促销骗局
春节临近,小马在网上给家人们买了不少礼物,可没想到礼物还没送到家人手上,自己反倒先被骗了。小马接到了购货店家“客服”打来的电话,说是小马所购的商品丢了,店家将给予小马双倍的赔偿,并给小马发来了退款链接。小马根据“客服”的提示,点进了链接不仅没有拿到退款还被骗走了9000元钱。
此类案件短信显示为10086发送,迷惑性非常高,很多群众上当受骗。遇到这类情况,不要轻信短信内容、更不要轻易点击陌生链接,骗子往往采用虚拟电话来电,让你误以为是正规通信公司的电话。一定要仔细核对是否是官方网站地址、电话,要记住任何企业和部门都不会要求公民提供银行卡密码和验证码,引你一步步最终转账的多半是骗子。
6
寒假补课骗局
1月7日,常州市民胡先生QQ上收到一自称是其儿子学校老师,称假期需报名补习班要交报名费,并详细介绍补课老师、时间等信息。胡先生信以为真,汇款19600元到对方账户。事后,胡先生向儿子的班主任打电话咨询补习班的事情,班主任称没有此事。此时胡先生再与这位“老师”联系时,发现自己QQ号已经被拉黑,发现上当受骗。
微信“帮砍价”活动起初只是用于营销。不少商家通过这种活动吸引大家在朋友圈转发,从而吸引了一大圈粉丝,短时间内获得了大量关注度,实现了不错的营销效果。不过,之后这种成本低、操作简单而且容易上当的活动被不法分子盯上了。他们通过朋友圈“砍价”收集个人信息或骗钱,已经演变成了一种新型的骗局,参与过的用户会收到大量的广告短信和诈骗短信。
来源:财政部网站、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
版权归原作者 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