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在小学里生根发芽
2019年02月25日 14:43 来源:河南农村广播
2月19日上午,“东方今报小记者外国语牧歌小学牵手小额冠名基金”捐赠仪式在河南省慈善总会举行。48名外国语牧歌小学的学生捐出自己的压岁钱,设立48个小额冠名基金,共捐赠7040元。
本次活动由河南省慈善总会和东方今报联合举办,在仪式上,总会募捐救助部工作人员向孩子们通报了2018年他们的捐款使用情况,部分小学生代表分享了自己对慈善的心得体会。最后,总会副秘书长兼募救部部长和占鹤和东方今报环郑新闻中心总监夏友胜为孩子们颁发了基金证书。
感动:三个困境儿童的三个愿望
每年过完年,孩子们都能收到一些压岁钱,这些压岁钱怎么用,怎么培养孩子们的正确消费观?这是家长们关心和头疼的问题。
2017年,总会制作了《益路童行宣传片》,讲述了三个困境儿童的三个愿望。
孙赟,她4岁的弟弟罹患白血病,父母在外陪弟弟住院就医,她独自在家照顾患病的爷爷,为省钱,她在集会上摆摊卖鸡蛋,在早市上捡菜叶做饭,她的愿望不是叫苦,而是“希望爸爸妈妈也能多关心我一点”。
邓州的鲁梦真,她的哥哥患白血病,爷爷患胃癌,为给哥哥治病,家里花费90多万元,早已负债累累,她的愿望是:“希望爸爸妈妈有更多时间陪我,希望爷爷奶奶身体健康,希望自己能上大学”。
刘子念,学前班刚毕业就身患淋巴瘤,病情两年间三次复发,一度被医生放弃治疗,她的愿望是“天天在家孤单死了,我只想交个朋友,我以前的老朋友都不认识我了”。
忧郁不该是孩子这个年纪的表情。孩子们和家长被困境儿童自强不息的精神所感动。2018年管城区外国语牧歌小学二(1)班家委会在班级群发出倡议会,一天就有32名孩子踊跃报名,主动捐出压岁钱。
传递:爱的种子在小学生根发芽
2018年元宵佳节时,管城区外国语牧歌小学的39名孩子拿出自己的压岁钱,在总会设立了39个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小基金,共捐赠4920元,这些善款统筹使用,注资到困境儿童救助项目,将用于支持和关爱我省困境儿童的生活和学习。
2019年元宵佳节时,在这39个小朋友的影响下,他们本班和邻班的同学共48人也拿出了自己的压岁钱。
爱的种子在外国语牧歌小学生根发芽,爱陪孩子们茁壮成长。三(3)的学生代表陈若溪说:“在那些贫困的地方,有的小朋友生活得很艰难。在同一片蓝天下,同样都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我们有责任去关心和帮助他们”。
同时,通过将压岁钱用于献爱心,孩子们逐渐树立起了正确的消费观。三(1)班的陈芊伊将自己的压岁钱分别放在了三个杯子里,这三个杯子是“消费杯”、“储蓄杯”、“爱心杯”。“消费杯”用来平时购买学习用品,“储蓄杯”帮助她存更多的钱,“爱心杯”用于捐给有需要的人。
什么是小额冠名基金?
据了解,小额冠名基金的门槛并不高,每月捐赠10元起,一年120元起,即可在河南省慈善总会为贫困孩子设立一个小额冠名基金。比如孩子叫爱慈善,可以命名为爱慈善爱心基金。基金成立后,省慈善总会还将提供爱心基金证书和捐赠发票等,并专门设立了小额冠名基金咨询通道,咨询电话为:0371-65507980。
自2010年5月30日总会小基金启动至今,吸引了5700多人设立,冠名人上至耄耋老人,下到襁褓婴孩,从爱心企业到志愿者,共筹集善款200多万元,近万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