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聚焦“三农”热点
2019年03月11日 08:51 来源:河南农村广播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3月5日,记者见到全国人大代表、栾川县潭头镇拨云岭村党支部书记杨来法时,他一再强调,只有留住人才,乡村才能发展起来。
杨来法说,留住青年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希望,但是如今一些年轻人不愿回到农村工作,觉得待不惯、留不住,这种现象直接影响着乡村的发展。
“我今年已经60多岁了,在村里干了一辈子,最清楚人才对乡村发展的重要性。”杨来法说,农村干部的工作很辛苦,但也很重要,一定要加强对农村青年人才的培养,完善农村青年人才留用机制,提高保障水平和待遇,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青年人才到农村。
“提升基层服务水平也是我们目前正在做的事情。”杨来法说,如今村里条件好了,电脑等硬件配套设施跟得上,但是村民对如何使用网络还不熟悉,村里想到了通过开办网络学习班的方法,让村里更多人学习如何使用电脑。“掌握技术才能和外面的社会接轨,我们村比较偏僻,网络是打开视野的最好方法。”
“村里的生活很简单,村民的要求也很朴素。”杨来法说,“小康社会就是要让村民天天有活干,月月有收入,年年好心情,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上都得到满足,这样乡村才能成为人人向往的美好家园。”
“我依然关注土地,谁让我是‘土代表’呢!我本来就是一个来自周口市西华县的一位农民,因为我长期跟土打交道,和土地感情很深,真心希望土地能够得到大家的广泛重视。”3月5日,记者在河南代表团驻地见到了全国人大代表、河南远东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技术部部长党永富。
党永富说,耕地是构成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也是人类赖以生存最主要的物质基础,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必须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目前,全世界都开始注意到耕地质量是粮食安全和生态系统安全的基础,意识到提高人类对有限耕地资源的认识极端重要,2013年6月,世界粮农组织大会通过了将每年的12月5日作为世界土壤日,2015年为国际土壤年,这都是为了提高人类对土壤在粮食安全和基本生态系统功能方面重要作用的认识。“在我国,11月20日是当年大部分地区农作物收获的结束日,我与农业行业专家一起建议将每年的11月20日设为中国耕地质量日,旨在提升国人关注耕地质量问题。”
党永富说,近年来,与“三农”相关的立法工作积极推进,相继颁布或修订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但这些法律法规中对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只有零星分散式表述。“鉴于我国耕地质量现状和工作实际,为保障国家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实现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保护和提高耕地质量、稳定提高耕地产出能力,必须完善法律法规,实现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有法可依,建立良好的机制与配套措施,建议尽快制定颁布《耕地质量保护法》,让耕地保护有法可依,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保护耕地中去!”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版权归原作者 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