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广播电视台全国两会报道组记者温晓磊北京报道:
故宫文创产品走红到《国家宝藏》热播,“博物馆热”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在今年全国两会上,长期从事博物馆工作的全国人大代表王绣,执着地为文化传承代言。“要加强对大遗址,遗址文化的保护,对中华民族的,特别对弘扬传承优秀的文化,还有提高国民道德素养,也凝聚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具有很重要意义。”
会场发言、面对采访、提交建议……全国人大代表、洛阳博物馆名誉馆长王绣彷佛成了大遗址保护代言人,无论走到哪,她都要跟对方说说遗址保护的那些事儿。洛阳是国家大遗址保护的重要片区,全市拥有隋唐洛阳城等9处大遗址。如何保护好这片文化沃土、不仅让博物馆火起来,更让文物活起来,让传统文化热起来,是王绣思考的问题:“如何保护好,如何管理好,怎么样利用,在新时代这些古代的遗址合理利用,和新时代建设发展能够融入到一起。”
当经济发展水平稳步提高,人们对文化素养的诉求随之攀升,传统的博物馆也正在迎来春天。王绣欣喜地发现,近年来随着《国家宝藏》等文化产品的走红,博物馆也成了不少年轻人的“文化打卡地”:“比如志愿者过去没有,现在我们博物馆很多志愿者,人越来越多,大家义务服务特别多。更多的人愿意来博物馆。”
王绣建议,要充分利用博物馆这个宣传阵地,从娃娃抓起,传承、传播、宣传好民族文化:“对青少年非常有益的活动,历史文化让他们多了解、多感受,特别是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能够充分用这块阵地宣传教育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