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台记者刘亚辉、刘激扬 新乡台记者乔晖、段然,洛阳台杨芬
经济大普查,数说国与家。在河南,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处于现场登记阶段,国民经济是如何做“体检”的,记者与普查员一起走街串巷,体验“经济普查”现场登记工作。
在洛阳市涧西区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财务部,普查指导员杨磊有条不紊的指导企业财务人员进行网上数据填报,企业的基本信息、财务数据、经营状况等,直接上传到第四次经济普查数据处理平台,经过核实和审查后,将成为全国经济“家底”的组成部分。杨磊说,“就像拖厂属于省里的重点单位,所以我们就通过网上直报。这样既减少单位的麻烦,而且他们这个数据的指标也好填。”
像杨磊一样,现在每天全省有几万名经过严格培训的普查员都要上门入户,对企业、商铺和个人经营户的基本情况逐一登记。新乡市红旗区阳光社区普查员王艳平:“我们辖区企业普查任务比较重,有1400多家,每天白天入户,晚上打电话,在寻找这些企业。从元旦到现在基本上星期六,星期天没有休息过,现在完成了900多家。” 搞好现场登记是确保经济普查成功的最关键环节,而其中登记的数字是否精准,直接决定着普查工作的成败。特别是农村的经济普查工作,工作人员不仅需要细心,更要随时做好农村个体工商户的“思想政治工作”。洛阳市宜阳县董王庄乡统计信息中心工作人员韩艳飞在工作中发现,不少个体经营户比较介意填写全年营业收入、支出、税费等数据,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她需要反复上门和调查对象“磨嘴皮子”:“慈古洞村有一家收购中药材的生意非常好,第一次上门他说赔钱。第二次和他沟通说我们肯定也会对你这个收入进行保密的,然后把他平常销货单就看了一个月的,从而我们推断出他整年的一个营业收入。” 我国经济普查每5年进行一次,分别在逢3和8的年份实施。经济普查可以说是一项工程浩大的国情国力、省情省力调查。目前我省经济普查入户登记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但普查过程中遇到的难题,需要多方配合攻克。
新乡市高新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杨修广告诉记者,与第三次经济普查相比,现在第三产业发展快,金融、电子商务、研发机构等业态数量多、规模大。所以在第四次经济普查中,往往会遇到以往没有碰到的问题,“我们高新区是一个企业高度集聚的一个区,通过前一阵的清查,比三次经济普查要多了3倍多的企业,与第三次经济普查相比,这个指标数据呀比较复杂。” 河南一网络公司财务负责人牛卫静说,经济普查要求很细致,需要企业财务人员进行更细致和准确的核算。公司也希望通过配合经济普查工作,对内部的财务数据进行科学梳理,进一步优化财务指标体系。 “我认为经济普查国家有这些数据指标的话,对我们私营企业有更好的帮助,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宏观决策和企业经营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提供一些战略上的帮助,我们公司有义务去配合去支持这样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