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申伟辉
因1至4月份连续2—3个月环境空气质量在全省115个县(市、区)中排名后20位, 5月10日,省污染防治攻坚办对濮阳市的台前县、南乐县、濮阳县和范县进行了约谈。约谈之后是否引起了当地高度重视?分别采取了哪些行动措施?形成了哪些制度机制?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的成效或预期成效如何?近日,省污染防治攻坚办组织省内5家新闻媒体对这四个县的环境问题整改情况进行了采访。
采访发现,被约谈之后都引起了当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主要领导思想认识到位,不讲客观、深刻反思、认真剖析、举一反三、深挖根源,研究制定针对性措施,迅速落实整改,对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再动员、再部署,强化领导,夯实责任,借助约谈问题整改的契机,推动环境污染防治攻坚工作再提升,在短期内取得了一定成效。
濮阳县 成立9个专职小组 开展两个月大气污染集中整治
濮阳县被约谈的主要问题是空气质量恶化,PM2.5和PM10同比上升,优良天数下降,连续3个月在全省115个县市区排名后20位。约谈指出,濮阳县扬尘污染严重,多处砂石料露天堆放,2019年以来,省攻坚办共发现扬尘污染问题15家,涉气问题31个,部分企业污染治理不到位,未严格落实重污染天气管控,导致该县PM2.5居高不下。
采访团一行首先来到濮阳县濮上人家安置房三期建设工地,看到工地围挡严密,覆盖到位,喷淋设施都在正常工作,整体状况较好。工地负责人说,以前使用的覆盖网洞眼大、易破损,从这个月起他们将暂不施工的地方则都撒上了草籽,虽然成本增加了三四倍,但是防尘效果好,而且不会形成二次污染。之后,采访团一行来到濮阳县柴油货车联合执法检查站,一辆尾气严重超标的外地牌照的柴油皮卡车被逮,“突突突……”排气管喷出一股浓浓的黑烟,监测结果显示严重超标,不合格!监测站当即将该车扣下 。
濮阳县副县长陈增光介绍,被约谈后,为快速扭转被动局面,实现环境空气治理持续好转,濮阳县印发了《大气污染集中整治行动方案》,决定成立扬尘集中整治、城区餐饮油烟集中整治等9个集中整治领导小组,每个集中整治领导小组由1名县委常委或副县长任组长, 集中两个半月时间,高位推进大气污染整治工作。
各集中整治领导小组分别制定专项行动方案,细化工作任务,确保人员到位,措施到位,监管到位,工作开展情况每周向县攻坚办指挥部汇报。小组长作为第一责任人,亲自过问、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我们把每周五定为‘环保日’,全县各级各部门一律集中力量落实环保方面应当承担的责任,集中行动,推进工作落实。每周六我们攻坚办指挥部准时开会,我都要参会,坚持问题导向,不听成绩,专听问题回报,强力推进环境问题的解决。”濮阳市副市长、濮阳县委书记张宏义在现场主动接受了采访,表示要强化领导、高位推进,突出重点,专项整治,确保有效改善环境空气质量,5月份开始坚决扭转大气环境质量落后的被动局面。
台前县:工地抑尘网全部换成毛毡 划分十个战区突击治理扬尘
在省攻坚办召开的约谈会上,台前县被通报指出连续3个月全省排名后20位,扬尘污染问题突出,重型货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整治不力,辖区内大量羽绒服加工企业使用天然气锅炉,低氮燃烧和氮氧化物治理问题没有解决,抬升了pm2.5污染指数。
5月22日一早采访团来到台前县,首先查看了位于台前县经五路与纬五路附近的建业城工地和凤栖台项目工地,看到两个工地都做到了六个百分百,抑尘效果良好,这些工地还特地将防尘网换成了防尘毛毡,并洒水抑尘,控尘效果很好。之后又来到台前县腾宇羽绒服制品有限公司,该公司因为天然气锅炉的低氮燃烧改造问题尚未实施,目前已经停产。“我们县的12家羽绒生产企业,目前都已经停产到位,我们县的生物质电厂即将建成,他们将统一使用电厂的清洁热源, 可以有效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台前县政协副主席、环保局长葛瑞峰说。
台前县被省攻坚办约谈后,针对存在的问题,立即制定了整改方案,以问题整改推动整体工作提升。针对重点区域和和重点行业,尤其是重型货车管控、企业超标排放、工地扬尘治理这三项重点工作,做到“三个一律”,即:过境重型车辆一律不能进入建成区,不能达标排放的企业一律停业整改,未达到“六个百分百”的建筑工地一律停工整顿,全面强化扬尘污染管控。
“一方面我们强化领导责任。划分了9个乡镇和产业集聚区等10个战区、7个行业工作专班,授予污染防治攻坚战战旗,分别由县委常委、政府副县长牵头分包,县委书记、县长每周召开1次攻坚战领导小组例会,听取战区专班汇报,及时研究解决问题,督促工作落实。另一方面强化监管责任,坚持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县环保、公安、城管、交通等部门协调联动,联合执法,对发现的问题从严、从重、从快处理,形成了责任全覆盖、落实无死角的工作格局。”台前县县长王俊海说,他们将坚持问题导向,不讲客观条件,治标与治本双管齐下,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施抓问题整改,坚决打好环境污染防治翻身仗。
范县:所有企业都要安装在线监控 强化执法严肃问责
在省攻坚办的约谈会上,范县被通报指出石化企业100多家,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和无组织排放治理滞后,排放量大。今年以来被省攻坚办督察发现有37个涉气企业问题,包括企业污染治理设施不正常、散乱污问题等,并且烟花爆竹、秸秆焚烧管控不到位,对城区环境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采访团来到位于该县的濮阳市盛源化工有限公司,该公司生产石油助剂——异辛烷,虽是化工企业厂区没有闻到异味。“我们有污水处理设备,还有尾气吸附塔,分别装有在线监控,与市环保局联网,严格做到达标排放。”企业负责人关总说。
“ 针对被约谈的化工企业挥发性有机物和无组织排放问题,我们深入推进了工业企业深度治理。“范县环保局局长李建刚说,他们要求所有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一律安装在线监测设备,5月底前全部完成,同时深入开展涉气企业六项治理,目前5家重点企业已完成无组织排放治理,58座工业窑炉正在提标改造。
除了深入推进工业企业的深度治理,范县还加大了扬尘专项管控力度。坚持多部门联合执法检查,持续开展各类施工工地夜查、晨查,确保抑尘降尘措施落实到位, 目前已责令停工整顿施工工地3家,限期整改问题15个。并狠抓柴油货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整治, 近期共检查非道路移动机械80余台次,责令整改16起,处罚1起。
该县还强化执法,严肃问责。始终保持对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近10天内,已下达纠正违法行为通知书3起,立案查处3起。制定了量化问责办法,对作风不扎实、责任落实不到位、措施不力的,一律严肃问责。
“我们痛定思痛,立即整改,全面整改,铁腕治污,事实证明,强措施带来好成绩,截止5月21日,我县PM10累计平均浓度98微克每立方米,比10日下降11微克;优良天数13天,达标率提高2个百分点;综合指数进一步提升,在全省排名72位。”范县副县长蒋倩表示,下一步,他们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扎实的举措、更加务实的作风,坚决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南乐县:严管过境重型车辆 精准施策严管重罚
南乐县被约谈通报的问题是大气环境质量恶化,二氧化硫浓度在濮阳市所辖5个县中最高,环境违法行为多,2019年以来省攻坚办在南乐发现涉气污染问题31个,涉及企业污染治理不到位和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不严格等。
5月23日对南乐县的采访中,采访团一行先后来到龙都天仁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和濮阳宏业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看到两家公司都在正常生产,污染处理设备运行正常,厂区干净无异味。之后,采访团来到南乐县的重型货车联合检查站,该站地处我省“北大门”,过往重型货车较多,正在等待监测。
“国道106和341在我们县交汇,南林高速和大广高速也都通过我们县,所以途经的重型车、柴油车特别多,而且这些过境车辆的尾气超过¼是不合格的,这就直接影响了我们的大气质量。”南乐县副县长刘玉林表示,截止5月20日,共检查了车辆945辆,其中不合格车辆达到186辆,劝返74辆,占比达到27.5%,他们对不合格车辆全部处罚到位。
“省攻坚办的约谈,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县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我们照单全收,立行立改。”南乐县县长曹拥军接受采访时说,约谈会后,南乐县先后召开县委常委会和县政府专题会议,进行深刻反思、深入查摆、认真剖析,制定针对性措施,迅速落实整改。
”一方面精准施策,科学治污。 重点抓好了挥发性有机物、扬尘、机动车污染、餐饮油烟四个方面问题专项治理。另一方面严管重罚,从严追责。对环境污染治理工作职责落实不到位,推诿扯皮、敷衍塞责,坚持零容忍、严惩处,进一步压实企业主体责任,严管重罚, 坚决做到铁腕治污。我县有信心、有决心彻底扭转环境空气质量落后的被动局面,坚决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曹拥军最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