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台记者夏凊报道:
2019年9月11日下午,由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河南能源蓝皮书(2019)》出版暨大数据与能源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郑州举行。
《河南能源发展报告(2019)》由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共同编著,是自2017年首次发布以来的第3部年度报告,以“大数据与能源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总结了改革开放40年来河南能源发展历程及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分析了2018年河南能源发展总体情况,对2019年发展趋势进行了研判。
2019年河南能源蓝皮书在保持总报告、行业发展篇、预测展望篇等板块基础上,首次推出能源大数据篇、高质量发展篇两大特色板块。其中,能源大数据篇围绕河南省能源大数据建设,研究探讨了河南能源大数据应用中心体系构架、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规模以上工业用电统计核算体系构建。高质量发展篇聚焦全省能源转型发展,开展了河南县域能源样本调查、居民“煤改电”实施情况调查、河南省大气污染防治历程及效果分析、河南平原地区农村能源转型等专题研究,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河南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河南能源蓝皮书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河南以能源消费总量年均4.9%的
较低增长支撑保障了经济年均10.8%的快速增长,全省人民用能条件不断改善;河南能源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现代能源支撑体系,已成为全国电力联网枢纽和首个特高压交直流混联运行的省级电网,实现了从1978年的县县通电到1990年的乡乡通电、1997年的村村通电、2007年的户户通电的历史性跨越,实现了所有地市500千伏变电站、所有县220千伏变电站、平原地区机井通电、村村通动力电全覆盖。40年来,河南实现了能源供给由短缺匮乏到丰富充裕、能源消费由规模扩张到内涵增长、能源结构由高碳单一到低碳多元、能源基础设施由薄弱落后到坚强泛在的历史性转变。
河南能源蓝皮书指出,2018年,河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省能源发展呈现出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其中,能源消费基本平稳,能源供应保障有序,非化石能源生产同比增长超过50%;结构优化步伐加快,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8%左右,煤炭消费占比下降了约2个百分点;节能减排成效显著,能源创新发展动力持续增强。初步预计,2019年河南能源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能源生产总量保持在1亿吨标准煤左右,能源消费总量约2.3亿吨标准煤,与2018年基本持平。
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从多领域、多角度探讨了能源转型发展出现的新特征、新态势,并就大数据助推能源高质量发展及河南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主要观点:
1. 改革开放40年,能源消费由总量扩张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
改革开放40年来,能源消费总量稳步增长,以年均4.9%的较低增长支撑保障了经济年均10.8%的快速增长;人均用能水平不断提高,实现了由低用能水平到赶上接近平均水平的跨越;清洁能源消费从无到有,增速明显高于传统化石能源;电力消费从“一灯如豆”到“万家辉煌”,全省用能电气化水平翻了近两番。
2. 改革开放40年,能源供给能力实现由单一匮乏到丰富多元的历史性突破
改革开放40年来,能源生产能力大幅提升,现代能源工业体系逐步建立,2018年全省能源生产总量是1978年的约2.2倍;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成效突出,外通内畅的能源供给网络初步形成,全省能源外引能力、能源网络覆盖范围、供给配送效率均明显提高,已经成为了我国重要的煤炭储配中心、区域性油气输配中心和全国电力联网枢纽。
3. 改革开放40年,电力供给实现由薄弱落后到坚强泛在的历史性跨越
40年来,河南电力生产能力、电力供应能力均取得了质的飞跃。2018年末,全省电源装机已经达到了8680万千瓦,是1978年的31倍;发电量2974亿千瓦时,是1978年的23倍;110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2.6亿千伏安,是1979年的64倍。河南电网已成为全国电力联网枢纽和首个特高压交直流混联运行的省级电网,实现了从1978年的县县通电到1990年的乡乡通电、1997年的村村通电、2007年的户户通电的历史性跨越,实现了所有地市500千伏变电站、所有县220千伏变电站、平原地区机井通电、村村通动力电全覆盖。
4. 河南提前完成“十三五”能耗强度下降目标
蓝皮书指出,2018年河南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化节能优先理念,着力实施能源消费总量和能耗“双控”,全省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了5%左右。经过“十三五”前三年的不懈努力,全省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了约19%,提前两年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三五”期间累计下降16%的目标进度要求。
5. 河南煤炭消费减量替代成效显著
蓝皮书指出,“十三五”以来,河南持续加大减煤去煤力度,通过燃煤锅炉改造、清洁能源替代等一系列措施,推动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取得显著成效。2018年,河南实施了更加严格的煤炭消费减量政策,推动全省煤炭消费总量同比下降3%左右,煤炭占全省能源消费比重下降了约2个百分点,煤炭消费减量替代成效显著。
6. 河南能源绿色转型步伐进一步加快
2018年,全省能源发展呈现出“煤降、气升、可再生能源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能源绿色转型步伐进一步加快。2018年,全省煤炭消费总量同比下降3%左右,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下降约2个百分点;天然气消费量同比增长14.3%,占比提升了1个百分点以上;可再生能源利用量同比增长18%、发电量同比增长58.6%,可再生能源占全省能源消费和发电量比重分别首次突破8%、10%。
7. 可再生能源发电成为全省电力装机增量主体
蓝皮书指出,截至2018年底河南可再生能源装机达1923万千瓦,同比增加532万千瓦,同比增长38.2%,占全省电力装机增量的比重达77.3%,成为带动全省电力装机增长的主体。在良好的来水、来风、光照条件带动下,全省可再生能源发电机组利用率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全年发电量达到31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8.6%,占全省发电量的比重首次突破10%,且实现了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全额消纳,全省无弃风弃水弃光现象发生。
8. 河南探索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河南模式”
蓝皮书指出,2018年,在河南经济平稳增长、能源绿色转型、煤改气政策深入实施等因素带动下,全省天然气消费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全年消费量达到12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4.3%。由于全省天然气主要依靠省外供给,为提升供应保障能力,河南着力加快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组建成立了河南省天然气储运有限公司,积极探索“租地下库容,引海气入豫、建区域中心”的河南模式,促进了全省天然气的有序供应,有关做法得到国家发改委的肯定。
9. 2018年河南能源供需总体保持平稳态势
2018年,河南能源生产总量1.0亿吨标准煤左右,同比略降0.9%,基本保持稳定,其中非化石能源生产总量增长超过50%。能源消费总量2.35亿吨标准煤左右,较上年略有增长,其中煤炭消费总量同比下降3%,减量替代成效显著。全省能源供需总体保持了平稳态势,煤炭、天然气和电力呈现阶段性紧平衡。
10. 预计2019年能源消费总量2.3亿吨标准煤左右
2018年,全省能源消费总量保持低速增长,能源清洁绿色转型步伐进一步加快。初步预计,2019年全省能源消费总量2.3亿吨左右,基本保持稳定,其中煤炭消费总量将控制在2.1亿吨左右,同比下降5%左右,预计天然气、非化石能源消费保持快速增长,增速分别为12.5%、8.9%。
11. 河南能源大数据应用中心建设扎实推进
2018年,河南能源领域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能源创新发展动力不断增强。河南省能源大数据应用中心建设扎实推进,功能定位、总体框架、数据来源基本明确,大数据应用场景建设稳步开展。河南省能源大数据应用中心面向政府部门、能源企业、社会公众“三类服务对象”,以提供科学的、高价值的能源大数据分析服务为目标,建设基础支撑、数据管理和应用服务三大支撑平台,将有力促进全省能源行业创新融合发展。
12. 兰考县成为全国首个农村能源革命试点
2018年,兰考县正式获批成为全国首个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先行探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能源革命的新举措、新路子。根据《兰考县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建设总体方案(2017-2021)》,到2021年,兰考县生物天然气年产量超过6000万立方米,占县域用气需求量的70%以上;风电装机容量75万千瓦,光伏新增装机容量40万千瓦,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县域全社会用电量的90%以上;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超过60%;地热供暖面积1200万平方米,清洁供暖普及率超过80%;清洁能源车辆占比达到85%,公众绿色出行率达到90%;全面淘汰薪柴和散烧煤。
13. 电力服务河南实体经济发展和民生环境改善
蓝皮书指出,2018年,河南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一般工商业电价降低10%目标,每年可降低工商业用户用电成本近40亿元,计及扩大电力交易规模等措施,降低企业年用电成本超过100亿元,有效服务和支撑了全省实体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方面,2018年,河南完成了13个贫困县、249个贫困村、1235个深度贫困村电网脱贫改造,切实履行了“贫困县、贫困村”电网脱贫“两提前”,有效支撑了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发展方面,全省全年完成“电代煤”108.8万户、“气代煤”3.6万户,新增清洁取暖面积1.19亿平方米,全省清洁取暖率达到49%,同比提高7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