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台记者王发艳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调研期间,参观了黄河博物馆,了解黄河流域文明发展、水患治理、生态保护等的历史变迁。记者走进黄河博物馆,近距离感受黄河文化。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华文明的摇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实地考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发展情况,多次就三江源、祁连山、秦岭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建设提出要求。9月17日下午,习近平来到黄河博物馆,走进展厅参观展览,了解黄河流域文明发展、水患治理、生态保护等的历史变迁。
黄河博物馆成立于1955年,是我国第一座河流博物馆,也是最早成立的以黄河为主题的自然科技类博物馆,馆内以 “华夏国脉——黄河巨龙的缩影”为主题,清晰地展示了母亲河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进入黄河博物馆馆内,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幅巨大的壶口瀑布图,黄河之水气势磅礴。讲解员张笑蕾介绍,习总书记就是从这里开始黄河博物馆的考察之旅。
(河口镇至河南省郑州市桃花峪为黄河中游,河道长1206公里……)
黄河博物馆通过珍贵的文物标本、历史文献、图片等,辅以模型、录像、雕塑、场景、幻影成像、三维动画、互动体验等生动展示了自然黄河、人文黄河、历史治河、当代治河、新时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的治河理念与实践等内容。张笑蕾: “一共五个展区,第一展区,流域地理;第二展区,民族摇篮;第三展区,千秋治河;第四展区,治河新篇;第五展区,和谐之路。每一个面,我们都涉及到了,能对黄河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黄河博物馆馆长王建平介绍,下一步会不断丰富展馆内容,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让更多的观众走进博物馆: “宣传黄河、服务社会。这是我们博物馆一直以来的宗旨。包括硬件,数字化、信息化,包括网上方方面面,提供更多的更多的窗口或平台,为社会观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