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的实施意见发布,一系列措施全面提升全省教育信息化水平

2019年09月27日 08:21 来源:河南新闻广播

 河南台记者潘语怡

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我省教育拥抱“互联网+ ”,实现中小学远程教育、教育资源利用最大化、教学形式个性化。
       “学段、年级、学科,你都可以查询,比如说,九年级上学期的化学,有二氧化碳这一节,四十分钟完整的课堂……”
       打开“学在郑州”学生学习平台,输入学籍号,搜索想看的学习科目,一万五千多节不同学校、不同老师的上课录像可供学生们挑选。郑州市十一中班主任刘强介绍:“名师在线主要是解决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问题,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老师、学生之间可以有一个互动,名师教案主要是郑州市这些名师他的教案、作业、视频。”
       在安阳县曲沟镇二中就读的学生都是周边村民的孩子,这里的课堂和传统课堂不太一样。在初二年级三班的课堂上,一台电脑、一块电子白板,语文老师刘欢老师利益多媒体进行课文讲解,音乐图片等多媒体元素的结合,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我觉得课堂上变得确实更生机盎然了,然后更有活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非常的浓厚,因为相关的图片音频视频,包括一些影片,学生都能够很直观看到,有一个非常深刻的印象和感受。”
        一位学生:“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我们也愿意听课,那么就是更乐意这样的去学习和接受新的知识。”
      为加快推进“互联网+教育”,近日省教育厅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教育”的实施意见发布,一系列措施全面提升全省教育信息化水平。
        意见提出,加快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与各级各类资源平台、网络学习空间的融通,到2022年,基本建成全省“互联网+教育”大平台。
       郑州市教育局局长王中立介绍,“学在郑州”学习平台就是郑州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段,以同步课堂应用模式为基础,融合专题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直播课堂等多种应用模式,打造的一个终身教育服务体系:“第一期名师课堂是单向的,名师讲的都是课堂40分钟,对照国家的教材、国家的课表,名师讲的。将来我们第二阶段上升为临时可以在线互动,如果将来5G允许了,可以实时互动。第三块就是我们叫名师教案,就是名师的教案,同时也挂上去。”
       除了缩小师资差距,信息化也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让农村的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重要途径。意见提出,到2020年,网络直播课覆盖到全部有需求的教学点;到2022年,形成以县(市、区)为基本单元,构建强校带弱校、优秀教师带其他教师的长效机制。省教育厅副厅长毛杰介绍,我省还将启动在线教育联网工程和在线教育扶智行动,把优质教育资源输送到师资薄弱地区和学校:“全省农村学校缺乏名师,课堂比较滞后。郑州平台先做起来,郑州资源最多老师最好,以后辐射到全省。”
       根据规划, 2020年,我省中小学校光纤接入覆盖率将达到100%,多媒体占教室总数的比例达到95%以上。到2022年,全省中小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基本完备。

·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