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省首部原创非遗儿童剧《钧瓷娃娃》赢得满堂彩

2019年09月28日 16:39 来源:河南新闻广播


为了向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献礼,我省首部原创非遗儿童剧《钧瓷娃娃》立足非遗,创新市场,通过跌宕起伏的剧情、声光电于一体的舞美以及寓教于乐的叙事,将我省非遗项目“钧瓷”展现的淋漓尽致,赢得观众满堂彩。河南台记者程冰冰报道:btfeVzeS..jpg.jpg

    《钧瓷娃娃》的每一场演出,都伴随着孩子们的同声附和。钧瓷世家少年无双,为了能够烧制出举世无双的钧瓷作品,带着一对泥塑娃娃来到森林深处寻找传说中的神奇窑洞,历经艰难险阻,最终得偿所愿烧制出“无双宝瓷”。孩子们跟着剧情的不断推进,一起愤怒、惊呼、开心。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吴女士六岁的孩子带着关于钧瓷的“十万个为什么”走出剧场,心中升腾起对“钧瓷之都”的无限向往。吴女士说,带孩子看《钧瓷娃娃》的效果达到了,“这是咱们河南特色嘛,因为孩子知道的太少了,通过直观的方式了解挺好的。”

    王仕俊作为河南艺术中心的带头人,看到全省首部原创非遗儿童剧赢得满堂彩,他感慨地表示,这要在二十多年前,想都不敢想。

“从解放以来,就没有河南自己的儿童剧,中国儿童艺术节24年,我们第一部剧小马过河才参加,也就是在中国儿童剧领域里,河南从来没有自己的身影在全国展现。”他说。8Xbp4DsW..jpg.jpg

    王仕俊说的《小马过河》,是他们近年来打造的“十二生肖系列”儿童剧之一,去年夺得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最佳动漫作品奖”,这是河南首次获得该奖项。除生肖系列外,还能打造什么系列,河南的儿童剧如何持续发力,这是王仕俊和团队常常思考的问题。

要做河南的经典,把河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基本思路,“非遗+儿童剧+绘本”,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河南艺术中心以国家非遗项目钧瓷为突破口,非遗系列首部原创儿童剧《钧瓷娃娃》应运而生。

台上有剧情,台下有绘本。《钧瓷娃娃》通过儿童剧衍生出同名绘本在我省还是首次,这是文创产业的一次大胆尝试。王仕俊说,未来将‘钧瓷娃娃’形象向文创IP转化,打造成河南文旅新名片,从创意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等进行全链条开发,最终实现经济效益、文化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

今年“六一”儿童节,《钧瓷娃娃》在河南艺术中心首演,之后便走上了全国10个城市12场演出的巡演之路。NJ82tsy5..jpg.jpg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河南的文化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河南的文化市场借力突围、注重原创,河南的观众在家门口就能吃上优质的“精神食粮”,王仕俊说:“让老百姓享受到福利,能用较低的票价看到很好的剧目,这是政府用心培育市场的一种心得,也是惠民的重大举措,文化消费卡啊,政府的直接补贴啊,这都是不同程度上引领文化消费的。”


·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