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南阳广播网>> 专题栏目>> 砥砺奋进的五年>> 正文

我看基层新变化:守着地头卖红薯 农村小伙儿潘国营创客实现老板梦

南阳电台 2017-06-26

唐河县城郊乡麦仁店村头的柏油路旁,一栋两层的普通民房并不惹眼,但是这家的主人潘国营,正宗85后的土生土长农民,凭一己之力卖光全村的红薯,让昔日的贫困村,摇身一变成了小康村。

6月份,正是红薯淡季,潘国营正在公司发起“红薯众筹”,计划目标是50000元,短短一个多月,已实际众筹72000多元,众筹达成率达到145%。“众筹的目标是五万,众筹之后得到了七万二。红薯出来之后第一时间发给大家。”

这在潘国营刚开始网上卖红薯的时候是想也不敢想的事情,当时亲朋好友都质疑谁会在网上买几块钱的红薯呢?但是潘国营毅然决然的开起了自己的淘宝店铺。“那时候也是想着豁出了,就拿一年时间来就做这一件事,试试可以不可以。”

短短4个月时间,优质的红薯资源让潘国营在网上卖出4万公斤,净挣10万多元,这让他自信满满。谁知刚过不久,发往东北的红薯就出现问题,这给了他当头棒喝。“刚开始也不知道那边天气冷,顾客说冻坏了,一开始也没有发现问题的严重性,发过去五天之内都一百多单了,发过去都拍照说坏了,这边看到之后就只有赔款。”

从那天开始,潘国营研究淘宝规则、客户购买习惯,查阅各地风俗人情和天气情况,保证客户收到的货品是完好无损的,他也收获了满满的信誉,红薯日销售量最高达到4000多公斤,红薯价格由一公斤两块左右卖到现在的一公斤十二块左右,全村及周边村庄的红薯都被他销售一空,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红薯哥”。去年,潘国营注册了自己的红薯商标,组建了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吸引当地20多户红薯种植大户入社,也吸引了不少农户开始做电商。“前年我做的时候这儿还没有人做土特产的,当我做起来之后这边也开始有几家开始做红薯这一块,在网上面临的市场太大了。”

红薯种植销路都不愁了,潘国营准备“跳出”红薯,推广南阳的土特产,把农村原汁原味的好产品销到全国各地,通过线上销售真正实现本地土特产“大批量走全国”的“海量营销”。

(南阳电台记者陈曦,唐河电台记者温丽桐、王博)

编辑:张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