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公里跨省转运危重患者

2019年01月21日 11:25 来源:河南农村广播

1月17日晚,山西太原市某三甲医院,一位35岁的暴发性心肌炎患者病情突然恶化。

情况十分危急,需要紧急支援!从郑州到太原,相距500公里。得到求助电话后,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CCU(冠心病重症监护室)、体外循环专家立即启程,穿过崎岖的太行山脉,连夜向遥远的山西太原进发。

星光不问赶路人,生命不负有心人。经过6个多小时争分夺秒的星夜兼程,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专家及时赶到,并立即为患者进行了ECMO治疗。

1月18日,医护人员把患者平安转运到郑州。目前,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稳定。华中阜外专家再次用责任和技术为患者守住了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创造了“生命传奇”。

1月17日夜晚,正在病房忙碌的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CCU主任张静教授,突然接到一个紧急电话。

电话是山西太原某三甲医院CCU专家打来的,对方显得特别焦急:“增加血管活性药物、用上IABP(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血压仍无法维持,急需ECMO转运治疗……患者叫王嘉嘉,是一位生完孩子50天的妈妈。”

患者需求就是命令!张静教授立即响应,一边通知医护人员做好准备,一边向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高传玉教授汇报。高传玉教授统一协调,急诊科郑晓晖主任选派车辆和人员。做好准备后,CCU主管护师周嘉俊,体外循环副主任李建朝、主管护师李彦宾等医护人员立即出发,奔赴山西太原。

跨省连夜赶到太原,需要穿过太行山脉。室外气温有零下18摄氏度,可谓天寒地冻,医务人员心急如焚。为最大限度节省时间,司机不断切换路线,全速行驶在崎岖的山路上。

凌晨3:20,救护车驶入王女士所在医院,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专家在该院冠心病重症监护室里见到了患者王女士。

心律不齐!频发室性早搏!口唇发紫、血压难以维持,已经出现严重心律失常!王女士已经被应用IABP(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但效果不佳。

情况比预想的还要糟糕!在评估患者情况,准备应用ECMO时,李建朝等专家又发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王女士正值月经期间,凝血功能较差,而ECMO治疗必须使用抗凝药物。他马上联系当地医院输血科备血、麻醉科准备气管插管、超声科评估心脏和外周血管的各项指标。经过万全的准备后,李建朝副主任与李彦宾主管护师马上手术,为患者经皮穿刺,顺利进行ECMO上机。

ECMO正式转机后,王女士的各项生命体征逐渐恢复平稳,焦虑的情绪也随之舒缓,进入平静的睡眠中。

华中阜外的专家们丝毫不敢耽搁,又投入到马不停蹄地转运工作筹备中。清晨6点,天还没亮,在王女士各项生命体征满足转运条件后,救护车踏上了返程的征途。

滴水成冰的天气里,结着冰的救护车窗户,折射出的明亮的灯光,指引着生命的希望。

1月18日,中午12:02,疾驰一上午的救护车稳稳地停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

车门打开,CCU主任张静、副主任医师叶发民,体外循环副主任杨雷一等专家立即展开救治。

“嘉嘉,来,我们到了,准备下车。”医务人员争分夺秒,查心电图……只为了给嘉嘉的救治多争取一分一秒。

“嘉嘉,你勾勾脚,在能动的范围动一动,这样可以防止血栓形成。我们要一起努力,争取早点康复,早点儿回家,好不好?”张静主任一边鼓励嘉嘉,一边有条不紊的再次为她查体。

急查ACT(激活全血凝固时间)、心脏彩超、心电图、血气分析,泵多巴胺,经过一系列救治措施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已经能够和医务人员进行交流。

接下来,CCU医护人员将联合多学科专家,全力以赴为嘉嘉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ECMO技术代表着一家医院、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疑难危重患者的救治水平。像这样连夜跨越几百公里的紧急救治,在华中阜外早已不是第一次。在张静教授的带领下,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CCU团队,已经打造了河南心脏重症5小时生命圈。

目前,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的心脏重症救治能力越来越强大,已经吸引了河北、安徽,山西、湖南等周边省份的患者前来就诊。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医学专家们能够创造更多生命奇迹,为更多疑难危重患者带来生存希望。

版权归原作者 如有侵权请联系


关注身边发生的事 河南人自己的APP

新闻推荐

农村广播 2019-01-21
农村广播 2019-01-21
农村广播 2019-01-21
农村广播 2019-01-21
农村广播 2019-01-21
农村广播 2019-01-21
农村广播 2019-01-21
农村广播 2019-01-21
农村广播 2019-01-21
农村广播 2019-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