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你莫名其妙就成了“老赖”
2019年01月25日 09:44 来源:河南农村广播
2019年个税APP正式开始使用,这半个多月大家都在通过个税APP密集申报,有的人在申报的时候意外发现自己成了从没听说过的公司老板、雇员。这种“被开公司”、“被就业”的现象究竟怎么回事呢? 个税申报,多人发现自己“被就业” 央视财经《第一时间》栏目视频 沈女士在个税申报APP上输入自己的身份证号后,发现自己比同事多出2个选项:一个是“我的办税权限”,另一个是“企业办税权限”。她点开发现,自己名下竟多了几家公司。 通过个税APP暴露出的不仅有“被当老板”的,还有“被入职”从未去过的公司的。在北京工作的李先生,在填报个人所得税时发现,“任职受雇信息”一栏中出现了自己闻所未闻的单位。 无论是“被当老板”还是“被入职”,大部分人面对的还都是申报个税扣除时遇到麻烦。而对于金女士来说,“被当老板”后却对她的正常生活带来了极大干扰。 金女士被冒名注册的公司,三家在广州,一家在清远。她本人在惠州工作,而她户籍又在重庆。目前,金女士面临的是需要跑两省市四地,还有公安、工商、税务等多部门去证明“她们不是我”,而更让她郁闷的是,因为自己莫名成了“老赖”,她根本就跑不远。 个人信息被冒用,维权成本高 如果不是通过报税看到更多的个人信息,很多信息被冒用者还并不知情。在发现自己身份被冒用之后,自然要马上解决这个问题。然而,维护自己的权益却并没有那么容易。 王先生居住在上海,今年年初在经历了被当老板的情况后,就与另一位网友组建了一个维权群,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有近80个相似情况的人加入到这个群里。在这里大家除了表达自己的各种遭遇外,更多的人还是想急于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陈先生被冒用注册的公司因为涉嫌虚开增值税发票等重大税收违法行为,连续异常经营了2年,并且被行政处罚50万以及欠缴税款达千万元。目前陈先生以及这家公司都被加入到了“诚信中国”的黑名单中。从今年1月5日发现这个情况后,半个月以来陈先生一直在奔波联系上海、四川成都、贵州安顺三地的公安、市场监管及税务部门。但眼下,没有部门能告诉他接下来会是什么结果。 陈先生的遭遇仅仅是这个维权群中的一个案例,还有一些群友在事发之后联系过当地的市场监管部门,但给出的解决方案却让他们感到非常无力。 个人信息泄露多发,如何防患于未然 在警方的侦查下,发现这个被入职的假象背后是一个虚开发票牟利的犯罪事实。 最终,犯罪嫌疑人张某、冯某因涉嫌虚开发票罪被上海闵行公安分局刑事拘留。 在四川成都,龙先生遭遇了另一种被入职。他登录个税APP后发现,自己被一个根本不认识的公司连续开了两个月的工资,但他实际并没有领取。 随后,龙先生将这一怪现象反映给媒体进行了报道,在税务部门的介入下,龙先生的问题得以解决。 当地税务部门表示,龙先生举报的违法事实属实,责令企业限期改正并更正申报记录。另外税务部门对该公司做出罚款一千元,并且将该公司本年度纳税信用等级判为D级的处理。这样一来,一千元以下的发票该公司每个月只能领用25张。公司无法开具发票,想要扩大销售就很难了。 专家:如何堵住漏洞,降低维权成本
来源:央视财经(ID:cctvyscj)、新民晚报、人民日报(ID:rmrbwx)
版权归原作者 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