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台记者程冰冰:
很多人说,现在过年越来越没有年味儿。在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里,你能看到剪纸、糖画、面塑、舞龙舞狮等上百种非遗艺术,与传统文化一起,寻觅渐渐消失的年味儿。
(现场音压混……)“菱形的话,把这张纸对折一下,我们剪一个三角就是菱形,这里需要掏空,这里需要留着,这里实这里虚,这里阴这里阳,对比出这个小猪比较可爱,最后设计出这个小猪佩奇。”
在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剪纸艺人戴茜茜正在教孩子们怎样剪出可爱的“小猪佩奇”。今年是猪年,戴茜茜剪的最多的就是“肥猪拱户”和“小猪佩奇”。
戴茜茜: “每年的正月初五,把肥猪贴到门上,叫肥猪拱户越过越富,传统一点的就贴肥猪拱户,创新一点的就贴小猪佩奇。”
(河南新闻广播记者程冰冰采访剪纸艺人戴茜茜)
剪纸内容丰富多样,花鸟草虫,人物走兽,无所不有,它借用谐音、审寓意的手法来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32岁的戴茜茜师从河南灵宝剪纸艺人王蓬草,师父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戴茜茜在剪纸技艺上不敢怠慢,她用自身年轻的优势结合20多年剪纸积累,给越来越多的人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戴茜茜: “剪窗花的时候,你家有小孩就送你一个鲤鱼跳龙门,你家有老人就送你松鹤延年,你家比较富贵就送你一个年年有余,家里有为官的就送你加官进禄啊。”
除了剪纸,郑州非遗展览馆还有面塑、泥人、舞龙舞狮等上百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初一到正月十五都免费开放,每天都有非遗传承人现场表演,让大家在传统文化的浸润里共度佳节。
(河南新闻广播记者程冰冰采访工作人员建海瑞)
工作人员建海瑞:“春节期间有画糖画、面塑等等传承人在现场来现做现售,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不让放鞭炮,很多人感到越来越没有年味儿,把传统文化融入到新年当中之后,过年渐渐失去的一些东西,通过这些活动给他找回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