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全国两会》:乡村振兴,既要乡村富,也要乡村美

2019年03月06日 17:34 来源:河南新闻广播

河南广播电视台全国两会北京报道组记者报道:(朱圣宇、谷艳敏、王发艳)

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要内容。如何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河南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突破口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实现农村生产、生活、生态和谐统一。
      和父母在郑州生活了近30年的景民,今年有个“幸福的烦恼”,自从父母回平顶山叶县龙泉乡大来庄村的老家过了一次年之后,怎么说,也不愿意回来了: “农村现在变化非常大。我们老家以前比较泥泞的道路,现在全部都是水泥路,直接修到家门口,用上了自来水,马上天然气也通了。街上有环卫工,在打扫、保洁。所以说(笑),我父母不来城里生活了,决定留在农村。”
      其实,像大来庄村这样的村庄,全省可不少。洛阳市栾川县拨云岭村,依托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从“穷山恶水”的小山村,蜕变成“美丽乡村”示范村。全国人大代表、栾川县拨云岭村党支部书记杨来法说,依托旅游,围绕食、住、行、游、购、娱做文章,实现了乡村美,农民富的愿景。 “2000年以前我们那个村没有路,还隔着一条伊河,没有桥。 我们用了将近20年时间现在基本把我们村打造成型,旅游现在初现成果。”
      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区,守着“大水缸”,握着“水龙头”,但为了保护水质,库区周围有铁律:有树不能伐、有鱼不能捕、有矿不能开、有畜不能养。全国人大代表,淅川县九重镇张河村党支部书记 张家祥认为,淅川因地制宜,通过发展生态产业,带领库区人民奔小康。 “发展生态产业,走旅游与生态相结合这条道路,对水质保护没有什么影响,通过旅游业带动农民一、二、三产的发展,带动农民就业,使农民有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统筹衔接,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农民生活达到全面小康水平。今年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热议,乡村振兴重点要放在统筹规划、产业支撑、环境提升、协调发展等方面。
      今年的工作报告中提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扎实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国人大代表,小麦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许为钢对“优先”二字进行了解读。 “具体来说,干部的选派上面要优先考虑,在要素的配置上面要优先安排,在资金的投入上要优先的保证。把他作为中华民族振兴的最大的短板补上。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科学编制建设规划,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绿色中原现代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宋丰强建议,在探索“多规合一”新思路要求下,各地出台政策措施应特别注意多规合一、综合施策,有效防范“神仙打架”。 “土地利用规划、小城镇规划和旅游规划,我们希望多种规划合一了以后,部门的政策和规划不打架,要不然会制约着三产融合的发展,乡村振兴的速度。”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20字方针,全国人大代表、周口市市长丁福浩认为,实现20字方针,要处理好“三大关系”。 “处理好远和近的关系,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远战略,但同时也将统筹安排好近期的一项一项工作,决不能贪大求快;二是处理好城和乡的关系,决不能单打一、顾此失彼;三是处理好统和分的关系,决不能一刀切,照抄照搬。”

·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