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全国两会》:做强现代农业,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2019年03月09日 16:33 来源:河南新闻广播

河南广播电视台全国两会报道组北京报道:(王艺枫、朱圣宇、王发艳)

从中原粮仓到世界餐桌,我省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 “四优四化”为主线,发展优质小麦、优质花生、优质草畜、优质林果,同时推进优质产品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不断提高河南农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和产业竞争力。
        从2017年的600万亩,到去年的840万亩,再到今年的1200万亩,这是我省优质专有小麦种植面积的三连跳。作为全国小麦生产第一大省,优质小麦逐渐成为我省粮食生产和促进农民增收的亮点。荥阳市高村乡后侯村村民郝双合:“别的小麦,一亩地就产个八九百斤,种这新麦26这一亩地突破了一千斤,一亩地大概都比以前多收入二百来块钱。”
         “世界小麦看中国,中国小麦看河南”,河南要由小麦生产大省转向小麦生产强省。就要以“四优四化”为主线,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高河南农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和产业竞争力。荥阳市新田地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杰:“通过这种对小麦专业化的种植,我们基本上也是实现了,我们说专种专管专收专储,保证了优质原粮的生产,又达到了农民增收的这么两种目的。”
      我省推动粮食产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培育了一批有影响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以豫粮集团等为代表的企业,逐步形成从种子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董事长张培贤:“一个是和大型的农业科研院所合作,把优质品种规模化种植;第二成片良方的示范推广,再加上我们订单农业,再加上我们最重要的托管土地,目前我们豫粮集团达到将近100万亩(托管土地),如果按照每亩一千斤来说,100万亩可以产生优质小麦50万吨。这样大大提升了河南的粮食,特别是优质小麦在全国的知名度。”
       河南是农业大省,也是粮食生产大省,肩负着国家粮食安全生产的重要责任。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抓好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做强现代农业,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继续来听报道:
       做大做强现代农业,人才是关键。全国人大代表、汤阴县宜沟镇向阳庄村党支部书记葛树芹说,可通过合作社的形式,引入技术和人才,让土地更好地产生效益:“用高科技、高技术、高生产技能去打造农业,去做观光农业、订单农业、无化肥农业。依靠我们老式的耕种模式已经跟不上新时代了,所以我们需要新的血液到农村去,扎根到农村,真正去为农民服务,把那些有农业技术的人才,发挥到农村去,让更好的土地产生效益。”
       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绿色中原现代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宋丰强在基层从事三农服务事业已有20多年,他认为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还需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与返乡创业人员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我认为应该大力支持扶持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先带头围绕着它的主业,做好上下游的文章,打造产业链,帮助他们先行先动。可以和农村的农民合作社、种粮大户,返乡创业农民工、返乡创业大学生建立利益连接机制,共同闯市场。”
       为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我省大规模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并不断提升农业科技水平。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我省初步形成了一县一业、特色鲜明、区域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格局。全国人大代表、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副厅长宋虎振:“初步形成了以肉制品、乳制品、面制品、油脂制品和果蔬制品五大产业竞相发展的食品工业产业体系,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地做强‘大粮仓’,做精‘大厨房’,丰富‘大餐桌’。”  

·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