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广播电视台全国两会报道组北京报道:(朱圣宇、王艺枫、张颖凡)
让三甲医院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基层地区患者看病不再奔波,互联网远程医疗,让“无论大病小病都往三甲医院扎堆”的现象大为减少。。。目前,我省已逐步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格局。
今年42岁的王顺民是驻马店平舆县杨埠镇的一名贫困户,患有糖尿病,这几年随着看病报销比例越来越高,他感到负担大大减轻:“我糖尿病好几年了,得挂针。现在贫困户报得多了,原来不报销是花1200元买一个月的药,现在120多块钱就买一个月的药了。”
看病费用降低了,看病环节也简化了。在杨埠镇卫生院远程诊断室,医生柳中洋正通过互联网邀请县医院的专家为一位肺心病患者远程会诊:“我给他远程会诊一下,咨询一下县医院专家,对我们用药或者对病号的病情会更好一些。”
目前,平舆县在4家县级医院设立了分级诊疗服务中心,在乡级卫生院设立服务站,在村卫生室设服务点,形成了全面覆盖的分级诊疗服务网络。平舆县人民医院分级诊疗服务中心主任贺焕杰:“我们对医生也是进行一个考核的,就是从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他们发起会诊申请以后,能不能在十分钟之内回复,回复的会诊建议是不是合格。目前,我们县医院的会诊量将近6000例。”
为让群众“看得起病、看得上病、看得好病、少生病”,我省不断深化医改并出台了一系列医疗医保救助政策。全国人大代表、省卫健委主任阚全程:2017年全省因病返贫的人口是117万,通过2018年的努力,全省64万因病致贫的人口实现了脱贫,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向农村贫困人口倾斜,贫困人口的报销比例达到91.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保障水平,进一步减轻大病患者、困难群众医疗负担。
“加快建立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医护人员培养,提升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政府工作报告对基层医疗服务做出了明确要求。全国政协委员、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黄改荣建议,提升基层医疗服务,可以探索“公费培养定向签约医护人员”:“我们应该从教育着手,签约培养一些医护人员、全科医生、康复师、照顾师到基层医疗服务队中去,来真正满足老百姓将来基础的医疗保障和一个养老康复的需要。”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达到同样健康标准所需的预防投入与治疗费、抢救费比例为1:8.5:100,即预防上多投入1元,治疗就可减支8.5元,并节约100元抢救费。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刘谦建议,把体检纳入医保范围:“早发现早干预,不仅是健康的效益高,对费用的控制也是有利的。我们很多单位的职工可能很多年都不体检,一旦发现问题,有些疾病,事实上是无力回天,而且也花了大量的医疗资源费用,不如早一点处理。”
针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促进社会力量办医。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说,今后还需在提高社会办医质量上下功夫:“我们公立医院获有大量的资源,私立医院是没有这个资源的。所以下一步我们应该大力发展提高社会办医的质量,从简单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转型,这样的话分级诊疗自然就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