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台记者王艺枫
辅导作业、做手工、录视频……如今,孩子的家庭作业越来越像“家长作业”,避免家校双方“越俎代庖”,家长也需“减负”。
朱女士的孩子明年就要上小学了,每天她都要给孩子当学前班“老师”:“小学普遍都是一个班七八十个孩子,老师根本顾不过来。孩子一下子到了那个需要学习的环境,他不适应,跟不上怎么办?所以现在最好先学一点。”
而在小学,各种各样的“亲子作业”花样百出。宇华教育集团董事长李光宇说,孩子的教育,学校和家长都有责任,但不应让二者的责任划分不清:“现在家庭作业写没写、或者写的好不好都成了家长的事了,家长要督促、陪伴、解答,还得一起做作业,最后还要签字。学校和家长的责任划分的话,应该是文化知识的教育、培养以学校为主,家长只是起一个辅助的责任,家长更多的是习惯的养成、品德的培养。”
而对于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来说,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老师荆甜甜认为,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此时更是良好习惯培养的关键期,学习知识的方式和作用要与小学区分:“培养孩子的时间意识,还要培养任务意识和规则意识,因为小学是课堂教育,因此要遵守纪律。主要还是习惯和态度的培养,而不在于学多少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