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中国鹿邑·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戏剧展演活动今天启幕
河南台记者王霆杰、通讯员李士勇报道:
第四届中国鹿邑·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戏剧展演活动,今天在老子故里鹿邑县精彩开锣,到25号结束,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周口市人民政府主办。该活动依托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老子生日拜典举办,老子生日庙会期间,组织全省部分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戏剧类项目进行集中展演,在剧目展演期间举办鹿邑县民间艺术和民间技艺展演展示等活动。
河南省是戏剧大省,是我国传统戏剧集中分布地区,剧种繁多、流派纷呈、名家辈出,截止目前,我省有传统戏剧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9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98个,传统戏剧广泛融入到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民众对于传统戏剧有着深厚的情感。此次展演活动主要邀请省豫剧一团、豫剧二团,太康县道情艺术保护传承中心,濮阳市罗卷戏剧团参加展演,5天时间共12场大戏精彩上演。
举办“首届晋冀鲁豫传统戏剧展演”活动,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指示精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的有关要求,展示传统戏剧保护成果,更好的传承、振兴传统戏剧,满足人民群众对于优秀传统戏剧的需求。
此次参演剧种多数为传统剧目,可原汁原味的欣赏各剧种的特色表演。如豫剧《五世请缨》《出征——穆桂英挂帅》《清风亭上》《桃花庵》《泪洒相思地》《三哭殿》《清风亭》,太康道情《黎明小城》《王钝》;濮阳市罗卷戏《太原府》《海瑞搜宫》。3月21日开幕式还有华阴老腔,东北庄杂技,藤县狮舞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现场表演。
生旦净末齐聚老子故里,唱念做打共谱梨园新篇。“中国鹿邑·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戏剧展演”始办于2016年,规模一届比一届大,内容一年比一年丰富,效果一年比一年好。三年来,共邀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戏剧项目36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戏剧项目10个,参演人数达6000人,受益的游客及群众达30万人次。展演活动不仅为广大群众提供了精彩的文化盛宴,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而且使千年古庙会焕发出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