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台记者程冰冰
没有南方的潮湿,没有北方的干燥,驻马店这个宜居城市最近犯了愁,这么好的生态资源为啥吸引不了外贸企业?“出口”是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驻马店全市都在想办法,怎么把花菇、肉牛等当地特色产品卖给外国人。
说起河南的驻马店,你首先会想到什么?
“不太了解,可能就是农产品比较多,出口型的企业不是很了解。””
说话的是勇涛,在郑州经营一家外贸公司,主要做纺织类服装。采访勇涛是在“驻马店外贸产业招商洽谈会”上,勇涛参加完广州交易博览会之后,连夜赶到了郑州,他想更多的了解驻马店,寻找合作机会。
“驻马店的企业走向世界的意识,跟我们现在的客户营销,特别是出口的挺结合的,比较感兴趣的是,我就想看一看有没有能结合,目前我们的一些国际市场资源,跟工厂型企业做一个对接,寻找一些发展机会。”勇涛说。
这次参会的企业有400多家,驻马店9县1区负责外贸的政府单位也都来了人,政府要向企业推介当地的优势资源和强势产品,吸引企业投资落地。
朱亚男做了十几年的外贸,他经营的河南乐贸全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是专门服务于国际贸易的各个主体。在驻马店考察了一段时间后,朱亚男觉得这片土地汇聚了外贸出口的一片蓝海。
朱亚男举了个例子,“户外休闲家具,就是沙滩椅啊、沙滩桌啊,游泳池旁边的遮阳伞啊,这个产业是非常大的,平舆就有将近三十家,你要知道宁波做了这么多年才有100家,所以他的市场量是非常大的,只是缺少人去卖而已。”
河南新闻广播记者采访乐贸总经理朱亚男
外贸企业销售渠道广泛,但缺少产品加工环节,只能从工厂进货;驻马店全市有10个产业集聚区,近2000家规模以上企业,却出口“无门”,这次会议的意义就在于让双方彼此了解,搭建合作平台。
“我们结合了两个痛点进行互补,希望政府搭建这样一个平台,让他们能够对接,你只有在当地注册落地之后,工厂才会全力配合你,双方都解决了问题。”朱亚男认为,这样的逻辑打通之后,双方可以达到双赢。
投资、消费、出口,我们通常把他们比喻成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驻马店出台多项政策将本地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扩大自己的产品销路。
世界上90%的小提琴是在中国生产的,确山县提琴生产占据全国提琴总产量的40%;历经20多年的精心培育,全国第一个肉牛品种夏南牛在泌阳县诞生,填补了我国没有自己肉牛品种的空白;花菇是特殊时期的香菇,泌阳花菇甲天下;平舆县将打造全国最大的户外休闲家具产业基地……说起驻马店的特色产业和产品,驻马店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金冬江如数家珍。
河南新闻广播记者专访驻马店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金冬江
金冬江认为,驻马店的外贸产业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都是非常优质的农副产品,但是缺品牌,缺营销,缺推广,缺竞争,现有占有率跟应有的市场竞争力不相匹配,缺乏营销贸易的支持,作为政府呢,让专业团队专业机构为一个突破口,打开市场销路,拓展市场渠道,从而为企业的良性发展提供支撑。”
这些年,驻马店始终把企业和企业家放在心上,持续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 ,努力营造审批更少、流程更优、效率更高、服务更好的营商环境,还建立了企业应急贷款周转金、土地出让金周转金、产业发展基金等,搭建政金企对接交流平台,有效破解企业融资难题。
“一个是推荐,介绍我们驻马店的优势资源和优势产业,第二个是培训,让我们本土企业增强营销意识和贸易观念,第三个是搭建平台,让全国甚至国外的了解驻马店、认识驻马店。”金冬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