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台记者张颖凡
记者从省疾控中心了解到,今年前4个月,我省已出现数十例登革热病例,绝大多数患者是在东南亚国家感染发病。专家提醒,近期到登革热流行的国家和地区旅游、工作、学习的,要尽量避免被蚊虫叮咬。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经花斑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一般从每年5月开始进入流行期,7月至9月是发病高峰期。从全球范围来看,登革热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省目前也出现多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省疾控中心传染病所流行病室主任苏佳:
“全世界来看,主要就是热带的一些国家,另外像我们国家主要就是在广东、福建、海南。他从来源地,比如说东南亚,比如说非洲地区常年流行的,所以说相当于我们冬天也会有输入病例,但是到目前为止输入病例也已经比较多了,实际上已经超过去年全年了! ”
据了解,登革热发病初期的症状和感冒相似,但又有所不同。登革热引起的发热一般是高烧,患者体温常在39℃至40℃。除发烧外,还伴有骨关节痛、头痛、肌肉痛,以及皮疹、出血点,有的患者还可能有拉肚子、肚子痛等消化道症状。苏佳说,我省近年来出现的登革热病例均为输入性病例,可防可控:
“这个对一般老百姓来说,主要是两类人到登革热流行的地区,旅行居住工作的这些人,他应该确实注意就是防蚊,自己不要被蚊子叮咬,那么另外一个就是它从那些地方回来的时候,最长潜伏期就两周之内,如果出现发热头痛去医疗机构就诊,主动跟医生说自己到那些地区的旅行史、蚊虫叮咬史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