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加强麦收期间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力度,减少污染物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

2019年05月28日 09:13 来源:河南新闻广播

河南台记者文辉

我省将加强麦收期间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力度,减少污染物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
       近入3月份以来,随着气象条件的好转,我省空气质量逐步得到改善。特别是5月份,我省PM2.5浓度仅为39微克/立方米,接近达标。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焦飞说,从全年来看,环境形势并不乐观,依然呈现“浓度指标高,反弹幅度大”的状况:
       “截至5月25日,我省两项颗粒物PM10、PM2.5年累计浓度分别为125、80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6.8%、9.6%,优良天数为74天,同比减少7天;在京津冀周边省份中三项指标仍位居第一。”
       5月下旬至6月中旬是我省麦收集中的时间,如果防范不力,收割、播种等农业生产将会带来大量的扬尘污染。焦飞:
       “据实地监测数据显示,收割机下风向5米范围内,PM10监测数据可达到3042微克/立方米,20米处可达到712微克/立方米,为严重爆表水平,100米处可达到192微克/立方米,为轻度污染水平。每台收割机收割作业期间均是一个大型的扬尘污染源,麦收期间多台收割机作业相互影响叠加,对全省空气质量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焦飞说,为强化麦收期间大气污染治理,我省将加大督导力度,以省辖市、县(市、区)督导为主,乡镇(街道办)和村组具体落实形成市、县、乡、村四级责任体系,加大麦收期间扬尘污染的管控:
       “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到人、奖惩到位,实现全天候、全覆盖监督管理和现场执法,同时做好指导服务,确保环环相扣、每个环节都不出问题,严防大气污染反弹,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
      麦收期间,我省农业、商务、石油石化等部门还将实行联动,全力保障麦收期间空气质量。
      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陈金剑介绍,截止5月26日下午17:00点,全省已经收获小麦634万亩,农业农村部门将加强秸秆禁烧现场执法监管,查处焚烧行为:
       “强化网格管理,健全管理制度,坚持24小时值班和不间断巡查巡防,做到严防严控,全覆盖无死角,发现火情,快速处置,把火情控制在萌芽时期。”
       省商务厅副厅长孙敬林说,商务部门在麦收期间将做好油品质量的管理,严厉打击销售劣质油品行为,严禁劣质油进入农村农业流通市场:
      “各地要提高油品质量抽检的频次,强化劣质油品圆头的追溯,加大对储油库、加油站、违规销售劣质油,底标油的处罚力度,对情节严重的依法依规吊销其经营资质。”
       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焦飞介绍,我省生态环境部门也会加强环境质量监测预警、分析研判、信息发布,为大气污染防治提供支持:
       “加强火点遥感监测监控,密切关注火点遥感监测信息及环境空气质量变化动态,编制麦收期间环境质量专报等工作,及时向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空气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分析等监测信息。”

·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