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报道《壮丽七十年·地标篇》——《“玉米楼”拔地而起,郑州经济“大丰收”》

2019年08月21日 09:45 来源:河南新闻广播

rwf2w9Ri..png.png

河南台记者程冰冰

从挑角飞檐、绿色琉璃的二七纪念塔,到通体金黄、高耸云霄的千玺广场“玉米楼”,郑州地标性建筑变迁的背后,是整座城市的发展变化,“玉米楼”承载的是郑东新区发展初期的历史记忆,更是郑州迈向国际性大都市的信心和决心。系列报道《壮丽七十年·地标篇》:《“玉米”拔地而起》
       “给我和玉米楼合影,后面要拍全啊……”
       华灯初上的夜晚,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总有人要和“玉米楼”合影留念。从泛着五光十色的粼粼水面望去,如意湖背后拔地而起的“玉米楼”,已然成为郑州人心中的“地标”。“今天第一次过来看,以前是二七塔吧,现在大玉米可以做地标,(小朋友你觉得玉米楼是郑州的地标吗,)应该是吧,爸爸暑假第一次带我过来这,从远处看,晚上就是黄色的很像玉米。”
       在郑州人心中,这座城市的地标性建筑逐渐从承载历史记忆的二七纪念塔,变成多种现代技术综合运用的“玉米楼”,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建筑高度,更体现在一座城市背后的发展逻辑。
       2003年1月,随着郑州国际会展中心打下第一根桩,郑东新区开始建设。2006年12月,作为会展中心接待宾客的“大本营”和“后勤部”,“玉米楼”开工奠基。绿地集团中原事业部高攀:“郑州二七塔,在郑州城市发展史上,有他特殊的地位和文化价值,千玺广场作为地标,首先是政府的定位,其次是老百姓的认可,21世纪初,郑州城市大发展,东区的建设初期,代表了郑州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

RRfqDqzs..jpg.jpg       

高攀是绿地集团的一名老员工,“玉米楼”是他毕业之后全程参与的第一个项目。他说,“玉米楼”的官方称谓叫“绿地中心·千玺广场”,因为夜晚通体金黄,又符合河南这个农业大省的定位,大家亲切的叫它“玉米楼”。“一个正八面体的形状,老百姓对他接受度比较高,所以才有一个比较朴素,比较贴近生活的昵称。”
       这座设计灵感来自郑州登封嵩岳寺塔的“玉米楼”,高280米,共60层,融入了中原文化的深厚底蕴,以现代材料和手法再现古塔密檐效果,很多新工艺在中原地区都是首次采用。高攀:“嵩岳寺塔是目前保存最完好、最古老的一栋砖式结构塔,是郑州地区历史文化古迹的一个代表,考虑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外立面的结构仿造塔式结构,屋檐的堆叠啦,砖的层次感的设计元素还是保留的。”
       郑东新区开发建设16年来,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过4500亿元,建成区面积超过150平方公里。在位于郑东新区最核心的区域的“玉米楼”上,能北眺黄河,西望嵩山,郑东新区接待办公室的范一凡这样介绍郑东新区未来的发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先导区、示范区、核心区,郑东新区把‘两个转型升级’作为工作的主线:一是由城镇化向国际化转型升级;二是由‘最生态宜居城区’向‘最具经济活力和文化软实力城区’转型升级。”
       从郑东新区的跨越式发展,可以窥见郑州这座城市的日新月异。今年初,郑州公布常住人口破千万、GDP破万亿、人均GDP破十万,这座曾经是火车拉来的城市,正随着多重国家战略的叠加,拥抱着空前的发展机遇。
       如今,如意湖畔,玉米楼前,郑州发展,沧桑巨变。站在国家中心城市高质量建设新的历史起点,郑州这个国际大都市正在凤凰涅槃。

·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