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台记者王霆杰报道: 我省将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脱贫攻坚相结合,科学规划,统筹推进,有效促进了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数据显示,2018年,全省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4亿人次,消费总额达到752亿元,从业人员超过37万人,其中农民就业人数达到29.5万人,直接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3万多户。 “旅游扶贫,特别是与贫困地区农民群众紧密相连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我省贫困县、村,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一条重要的渠道。”省扶贫办主任史秉锐。近年来,随着旅游扶贫工作开展,我省对有旅游资源的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包括道路、交通、电力、通信等集中投入和改造,为这些地区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游发展,提供基础设施方面的支持和保障。 “为推动旅游扶贫的发展,从省到市、县采取政策支持、社会帮扶、金融支持等相关的措施,积极推动贫困县村贫困群众发展乡村游和休闲农业项目。”史秉锐介绍说。 截至目前,我省共有休闲农业经营主体1.66万个。全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游呈现快发展的态势,带贫模式多种多样,已形成景区辐射型、企业带动型、民宿引领型、产业融合型、社会帮扶型等多种带贫模式。贫困群众通过务工、入股合作社、发展民宿等方式,嵌入到旅游发展的各个环节当中,实现了增收脱贫。史秉锐说: “我们从增收监测的情况来看,参与到旅游扶贫当中的贫困群众,收入的增幅和绝对数,远高于其他从事传统农业项目的,包括一些就业加工项目人员的收入,并且增速很快,持续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