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发展水运带动沿线经济转型

2019年09月19日 17:20 来源:河南新闻广播

河南台记者朱圣宇

我省在对外开放中“不沿边、不靠海、不临江”,“海上丝绸之路”却得到蓬勃发展。近年来,我省加大水运港口建设,建起临港产业集群,临港经济得到转型发展。
      马峰是周口沈丘县的船民,以前由于沙颍河水运不通,只能远走他乡搞航运,待沙颍河复航后,他开着自己的运输船回到了家乡,现在一年能挣三四十万元。 “原来一等有时候五六天,跑一趟船半月左右。河道一加宽,通航一快,跑的次数也多了,赚钱了。”
        三个月前,周口港开通了到上海和到连云港的集装箱航线,我省实现内河港集装箱运输“零”突破。截至目前集装箱吞吐量已达到2000箱。周口市港航管理局郑埠口枢纽办主任宋恒心说,集装箱班线的开通,让内陆城市的商品货物实现通江达海。 “加拿大的小麦,澳大利亚的矿石……可以顺利的到达周口港;本地的小麦,玉米等农产品也可以顺畅地到达江浙沪等沿海发达地区。”
      周口港区党委委员杜广贤介绍,近年来周口港建设不断升级,本次开通集装箱航运的是中作业区的部分泊位。 “我们将尽快开通周口到上海、南京、青岛、连云港等地的集装箱直航,同时加快我们的输港铁路专用线和大广高速互通立交建设,争取尽快实现我们周口港公铁水无缝衔接的多式联运格局。”
      此外,依托港口优势,周口精准招商,发展临港经济,目前已有20多家企业落户港口物流产业集聚区。豫东一应急储备中心项目工作人员: “成本可以较汽运降低80%,这个项目一年可节省成本将近600万。”
        依托全省丰富的水运资源,我省将建设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现代化水运体系。
        按照规划,“十三五”期间,我省将重点新建改扩建沙颍河、淮河、唐白河等内河水运工程,建设内河航道304公里,新增港口泊位42个,跨越沈丘、商水、西华、舞阳、叶县等贫困地区和大别山革命老区县,项目建成后将打通淮河、沙颍河、唐白河,通江达海的水上通道。省交通运输厅航务局总工程师孟德臣: “通航里程到‘十三五’末可以达到1850多平方公里,可以实现5条河流通江达海,唐白河通过汉江进入长江,淮河干流、沙颍河、涡河、沱浍河进入淮河、京杭运河,然后进入长江,实现通江达海。”
         我省加快推进内河水运建设步伐,计划利用15年,新建、改建航道4700多公里,新增港口吞吐能力1.4亿吨。省交通运输厅航务局局长王东介绍,我省还将统筹建设郑州港、南阳港等一批港口集群,培育港口物流,游艇旅游市场,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港城融合发展。 “推动我省与长江经济带,大运河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的深度衔接,把我省内河航道建设成经济航道、生态航道,助力河南全面融入海上丝绸之路。”

·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