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英雄》告诉我:有些事,总得有人去做

2019年08月12日 15:37


TAOLU  MUSIC


转载自:十点电影    ID:sdimov


还记得九年前的7月16日吗?


大连新港。


一艘外籍油轮,因为卸油操作不当,


引发输油管线爆炸,导致大量原油泄漏。


火焰流淌,烧成滔天大浪。


摄影师:刘德斌


外省急调400吨泡沫,无数的消防员奋战15个小时后,才勉强将火扑灭。


这是中国十几年来,第一次面对如此高难度的扑救。


救灾实况


作家鲍尔吉·原野,将事故撰写成了长篇报告文学《最深的水是泪水》。


导演陈国辉,将其改编成了 ——


《烈火英雄》



电影开篇,意外地没有任何废话。


一上来就是刺激的画面。


某火锅店大火,消防队前往救火。


急速、快,动作干脆地翻墙爬梯。


救人、灭火,一气呵成。



这只是小场面,大的是后面的 —— 天灾人祸。


它是华语“灾难片”中,难得能拍出“灾难感”的电影。


某日下午,海港码头。


一根用来输送原油的管道,突然膨胀、升压。


气体从裂缝里“呲”出,大量的原油不断奔腾。


然后.......


“嘭”!


油管爆炸,点燃原油。


烈焰化成火怪,和着一阵又一阵的炸裂声,迎面扑来。



最频繁出现的,是顺着陆地往外蔓延而出的 —— 流淌火


它依附于原油的泄露,无孔不入,是最直接的威胁。



还有威胁更大的 ——  爆炸
燃烧过后聚集在一起的粉尘,摩擦、碰撞,点燃。
然后“嘭”!
人和车一起被炸飞。
一次又一次。
救灾行动,因为这些意外,被迫重头再来。
甚至,陷入更险恶的境地。


这不是最可怕的。
当所有火焰突然沿着管道、下水道被回收,陆地上不见星火。
地面的人以为逃过一劫时,才是 这场救灾行动里,最大的死神镰刀。

更糟糕的是,被大火包围的A01号大罐体。
它用来储存和输出原油,而输送的阀门,工人来不及关。

一旦被点燃,整个港口都将被火淹没。
原油也会沿着这些火焰,直逼隔壁的 化学罐区
化学罐一旦爆炸.......
那就是相当于 —— 
20颗原子弹 在这座城市降落。

不仅全市八百万人会被覆灭,临近的国家也将笼罩在喷发而出的有毒气体下。

所以, 化学罐区的大门前,成了消防员们必须用生命死守的阵地。

这场救灾的可怕和危急,你能在电影院里真真切切地感受到。
1:1的港口油罐区实景搭建,累积高达840个小时的“火”戏。
为了拍出“实感”,制作组花了半年的时间去研究“放火”和“救火”。
“我们放火的专家在香港有爆破牌照,全亚洲只有两个人有”。

这场面,在国内,不仅是专家们第一次做。
也是屏幕外的我们,第一次见。


但灾难的可怕,不止于画面。
还有天灾之下,催化出的恐慌。
先是一通来自内部消息的电话,然后是新闻、微博、朋友圈的“末日宣言”。
然后,就是堵满整条路的车,散落在地上的包。
地铁站里被挤到失散的母子,商店里哄抢食物的人群。

单是画面的切换,你就能体会到那种“恐慌”。
人人都想往外逃。
可偏偏有那么一些人,总逆着人群而上。

王璐和徐小斌。

一对奔赴火灾现场的准夫妻。
他们一个是防火监督员,负责联络沟通救灾的各个分队。
另一个是远程供水特勤,确保火灾现场的海水调配。
灾情警报一响,就算快结婚了,也要第一时间赶往现场。
接到消息的, 特勤一中队队长马卫国 ,也第一时间出发。

灾情第一,在他眼里,是早已 刻入骨子的责任
每次出任务,豁出性命,都要第一个往前冲。
反应、技术都堪称“第一”。

是下属们心中的标准领袖。
比起马卫国, 江立伟 则不那么“完美”。
他是马卫国的原上司。
电影开场的那场救援,就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导致年轻的消防员牺牲。

事件过后,江立伟患上了PTSD (创伤后应激障碍)
心理医生劝他转行。

领导让他放弃这份工作。
队友因此看不起他。
他不答应,也不说话。
泪在眼眶里打转,面上却一点表情都不露。
直到儿子质问他:“爸爸你是不是害死过人”时。
他才有了表情。
苦笑着,跪在了地上。
那一刻的脚软,是被愧疚压弯脊背的沉默。
而救灾,早就成了他背负的使命。
这些救灾前,再日常不过的生活细节,是最难过的地方。
负责远程供水的徐小斌,赶往火场前,一路都还在和媳妇拌嘴。

队长马卫国从小到大,没得到过夸奖。
出发前,还在和父亲冷战。
拼命救人,除了责任,要的也不过是一份承认。
欲望、遗憾、缺陷。
他们有着和我们相似的生活,相似的烦恼
求生的渴望
“消防战斗,早晚会有牺牲。“
电影里有个做什么都冲在第一线,囔囔着要当英雄的消防员。
可真到了生死关头下,饶是铁血硬汉,也会嘶吼出一句“我不想死”。
懦弱吗?
一点也不。
在称呼他们为英雄之前,我们不该忘了,他们也只是一个普通人。
这部电影,虽然不是那么的十全十美,
但是电影用真诚,展现出来这些“最可爱的普通人”,
让我忍不住要把这部电影推荐给你们。

因为他们每一个人,都是我们平凡生活里的英雄。
电影里许多画面,都来源于真实的生活。
比如,对化学罐区造成最大威胁的,A01油罐。
要防止它接着爆炸,就必须有人冲进火海关阀门。

但,四个阀门,一个阀门100扣,一个扣有80圈。
8000转,还乘以4。
夸张吗?
一点也不。
事实远比这要多得多。
最后,这4个阀门,耗费整整8个小时才勉强关上。

而片里那对从婚纱拍摄现场逃跑的准夫妻,现实中也能找到原型。
欧豪饰演的徐小斌,原型正是716事故 殉职烈士张良
一位本想拍摄消防员下海清理油污现场的摄影师,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记录下一位消防员牺牲时的画面。
摄影师:江河
这样的牺牲,实在太多。
单2018年,全国发生就23.7万起火灾,死亡人数直逼1400人。
除此之外,“天津海滨新区爆炸事故”,有近百位消防员失去生命
“凉山州木里县深林火灾”,有30名消防指战员牺牲
其中27名牺牲的森林消防员中,有2个00后,24个90后。


这份职业实在太危险了......
2014年5月1日,上海徐汇区高层居民楼火灾。
破拆防盗门过程中,水枪手钱凌云、刘杰被气浪推至敞开的窗口。
从13楼坠落。
熊熊烈火、遮天蔽日。
每次出征,都仿佛“赌命”。
凉山遇难消防队员最后的朋友圈


在生死面前,面部毁容,手部烧焦,早就算不得什么惊奇的意外。

黄晓明深情翻唱郑智化名曲《别哭,我最爱的人》
灾后的心理创伤,同样致命。
电影中,江立伟因为失误害死战友,患上“创伤后应激障碍”
现实中,许多直面过生死的消防员,都被它折磨过。
“站哨的时候,前半夜还好,后半夜总感觉他们跟着我们,一个人坐在那里心里一阵乱想。有时候晚上睡觉,一下子会惊醒,觉得他们回来了,打火的片段在脑子像放电影一样,一遍遍放。”

这些活下来的人,不比牺牲了的人幸运。
他们等的,是一群永远不会再回来的人。

甘肃女孩跳楼事件
消防员因为没有抓住女孩的手,现场直接崩溃

苦和累,每次扑火都必须咬牙扛下。

可再苦再累,都比不过那份直逼到面前的死亡。
《烈火英雄》里,饰演他们的演员“死了”,戏外他们可以“复活”。
而电影外的消防员,他们死了,就是真的永远走了。

曾经有记者采访716事件消防大队长李勇峰,为什么没有人临阵脱逃?
他思考了很久,还是不知道该怎样跟记者说。
豪言壮语那么多,现实却复杂残酷得多。


“我们往哪里逃?”

身前是即将被火吞噬的油罐。
身后是父母、儿女,甚至全城八百万人的性命。
能往哪里逃?
“老百姓可以逃,消防员即使战死都不能逃。”

逃不了,便只能硬生生把自己,“炼”成英雄。
一个不怕“火烧”的,平民英雄。

来源:十点电影

整理、编辑:丹丹

审核:LINK

总监制:李仙芝


关注身边发生的事 河南人自己的APP

新闻推荐

音乐广播 2019-08-12
音乐广播 2019-08-12
音乐广播 2019-08-12
音乐广播 2019-08-12
音乐广播 2019-08-12
音乐广播 2019-08-12
音乐广播 2019-08-12
音乐广播 2019-08-12
音乐广播 2019-08-12
音乐广播 2019-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