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故里 通途之城

□河南广播电视台记者王元伟、济源台记者高明

从以前的“出门就爬山,运输靠扁担”到如今的“出门上公路,抬腿上公交”。70年间,从新中国成立之初仅有的35公里公路里程到今天的3620公里,从只有一条主要公路到今天公路密度位居全省前列。依托公路交通,愚公故里济源,逐步从U字型的地理死角嬗变为一个四通八达的通途之城。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这篇选自《列子·汤问》的《愚公移山》古代寓言故事,讲述了年将九十的老愚公为了修路,不畏艰难,挖山不止。这个故事可以说家喻户晓,故事的原发地就在济源。

济源南临黄河,北依太行,西踞王屋,境内山峦起伏,河流纵横,87%是山地和丘陵。愚公移山修路的故事之所以发生在这里,正是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济源必须把出行放在重要的位置。也可以说,再没有其他地方的人比愚公后人更渴望路的畅通了。

“没有一条通道在这地方没法生活,熬下去咱也不是事儿。我给群众讲咱都学习愚公,他三个儿子,咱们48个劳力了,不比他的力量大?咱自己干么,干一里离下边近一里。”

苗天才,济源水洪池村原党支部书记,全国交通模范,被誉为济源“当代愚公”。位于河南、山西交界的太行山上的水洪池村,海拔1470米,是济源海拔最高的村庄。村子原先只有一条狭窄陡峭的羊肠小道通往外界,大部分村民一辈子都没有走出过大山。为了打通与外界的通道,1985年,苗天才带领全村48名男劳力和27名妇女向悬崖峭壁开战。

苗天才和几十位村民如蚂蚁啃骨头一般,在半山中一锤一锤地打,一块石头一块石头地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经过整整12年的苦战,最终在崇山峻岭中打通了一条长13.5公里、宽4米的盘山路。

“那真的是‘蚂蚁啃骨头’啊,那一代人确实是吃苦了,都是义务修了这十几年啊,没有人抱怨,就一个字‘干’。所以,我就说,这条路是我们水洪池村的命根子。”苗天才十分感慨地说。

 水洪池人在悬崖峭壁间开凿出的这条“人工天路”,近年来在济源交通部门持续不断的拓宽、硬化、加固、改造中,已成为一条洁净畅美的旅游路、景观路。     

济源农村公路管理处处长胡太平告诉记者,交通部门先后三次对道路进行拓宽、硬化和加固,共投入资金1.5亿元,这条道路近日还正式通上了公交车。 

据了解,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济源十六个乡镇521个行政村中,只有国道、省道沿线的4个乡镇和45个行政村通油路,其他十二个乡镇476个行政村全是泥土路,其中更有86个行政村被山、河阻隔,与外界不通公路。十八盘、小鬼坡、大羊爬、瘦驴岭……一个个因行路难而得名的地标成为人们心中挥之不去的痛。

济源市农村公路管理处处长胡太平说,从1995年开始,济源抓住国家将修路主战场向农村转移的大好时机,在全省相继率先实施“乡乡通”“村村通”“组组通”工程,实现了农村公路三次大飞跃,农村公路建设一直走在全省的前列。

当一条条柏油路像一条条玉带穿行于广阔的山乡,当一道道水泥路像一把把金梭连结起千家万户,当一个个“全域旅游”的新热点在公路的串联下成为一处处网红打卡地,愚公家乡弹奏起了新的生活乐章。

 “70年来,我们一拨拨、一茬茬的交通人秉承愚公移山精神,逢山开路,遇河架桥。截至目前,济源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达3075公里,占全市通车总里程的84.2%。农村公路实现了“乡乡通”“村村通”“组组通”,公路交通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特别是在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济源市农村公路管理处处长胡太平说。

密如蛛网的农村公路、纵横交错的国省道干线公路、“井”字型高速公路网。天路通王屋,天路出太行。愚公儿女“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的千古夙愿终于实现。  


文章关键词: 愚公故里,苗天才,愚公
(责任编辑:艾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