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

2019年06月04日 07:05 来源:河南新闻广播

 ↑戳音频·听新闻哦↑

9o3AOT3x..jpg.jpg

河南台记者/辛鹏、朱圣宇  信阳台记者/王淑君

村在林中,水在村中,人在画中。信阳郝堂尊重自然环境,尊重村庄肌理,尊重群众意愿,借用外部智力和现代理念激活旧的资源,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

白墙灰瓦绿树间,秀美荷塘入画来。走进信阳市平桥区郝堂村,清新的山风便扑面而来,二百多亩荷叶散落在池塘水面。在方言中,“郝堂”与“荷塘”同音。

MEHsHJB4..jpg.jpg

一阵机器的轰鸣响起,在郝堂村郝湾村民组的十多户村民家门口有一处坑塘,几台挖掘机正不停地清淤清污。村干部周群告诉我们,这是村子正在开展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清淤扩容、铺设管道、雨污分流,告别农村旧面貌。 “家中雨水就是直接排到水塘来,包括塘埂边我们到时候也要硬化,种一些花草什么的。”

gBGEW9Kp..jpg.jpg

雨水入塘,污水则通过管道排入两处人工湿地,在村子中央,有一座别致书屋,由木材、芦苇等材料制成,名曰“岸芷轩”,取自“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正坐落在一处长满菖蒲的人工湿地上。书屋里,大人孩子、游客村民看书的看书,喝茶的喝茶,看起来很有雅致。

“平常来就是,这儿吸引我的话,就是这儿可以看书舒服,可以喝茶,比我们学校的图书角更舒服更好玩。”小学生王立衡一到放学就来到这里。

XycvXW9T..jpg.jpg△郝堂岸芷轩

周群说,污水处理池建在村子里,曾一度遭到群众的质疑和反对,“岸芷轩”建设的初衷就是为了让群众能感受污水处理的效果。如今全村污水都得到了净化处理。 “每家每户有三格化粪池,排了以后我们有集中的管道,经过管道集中排到这里来,这是上游的,下游还有一个污水处理池,达到这个村庄的整个污水处理的全覆盖。”

随机走进几家农家小院,独具豫南特色的狗头门楼、青砖布瓦映入眼帘,劈柴垛起柴扉墙,土坯房精心修葺,溪水蜿蜒曲折,竹林随意装点。如果说,村容村貌的“面子”容易发现,那么村民家中如何保持洁净呢?郝堂宏伟小学老师李晋雯说,这得益于郝堂“卫生文明户评选”新探索——“大手拉小手”活动,评上了还能得到奖金和证书。“每年年底,由学生和老师一起走进每家每户去进行每户的检查,他们的卫生打扫情况,就是这个活动孩子们当小评委就是起到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作用。如果不干净,他们会很诚实地指出来。”

环保和谐的生态系统,自然完整的茶乡俗韵,清新明丽的人工湿地。坚持“不挖山、不填塘、不砍树、不扒房”“四不”原则的郝堂,如今不仅村庄变美了,产业也得到了明显发展。

村支书曹永根告诉我们,围绕“生态宜居”理念,带领群众种植高附加值绿色农产品,村庄美了,游客多了,农民增收了。“现在郝堂的村民就不是普通的村民了,就是一个做服务行业的。人均收入从我们做村庄改造以前的人均纯收入3000多块钱,现在保守也有人均3万多块钱的人均纯收入,人们幸福指数非常高。”

4WZw2Gkn..jpg.jpg△河南台记者采访郝堂村支书曹永根

曹永根说的“服务行业”在郝堂随处可见。沿着古朴的石阶而上,清清的流水,青葱的果木,呼吸里有一股淡淡的芬芳。在海拔100多米的山道上,散落着几户人家。

“看那春水流,流过小桥头。风吹歌声飘,飘过吊脚楼……”郝堂村民胡涛在院子里布设了一块大屏,和村民一起K歌,好生热闹。

木房子、小院子、红灯笼、小茶室,这是胡涛家的餐饮、住宿、采摘、游玩一条龙的农家乐布局。曾经出外打拼十年的胡涛,因为村子美了而回到家乡,也因为村子美了而有了自己的产业。“现在这种青山绿水,听到的蛙鸣,完整的生态的食物链,我才真正的发现,我们需要什么?通过我们山上的这种茶叶,板栗,还有我们田里种的荷花,以及我们自己菜地里的有机蔬菜,每到礼拜六礼拜天,过来的客人,就是非常的忙碌。去年的时候我们一年的销售额达到了100多万。”

依托好山好水,胡涛植荷花、种红米、栽果树、采桑葚,吸引了大批游客到郝堂来。如今他又有了新主意,想让更多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我们马上在一个月之内就要举行‘郝堂第一届摸鱼节’,让更多人来到我们郝堂村,享受着他们童年的那份欢快,享受着好的山水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美好。”

“山谷里有风山谷里有雨,山谷里有树 山谷里有河,山谷里的天永远那样蓝,山谷里的居民祖祖辈辈不离开……。”夜深人静,送走了最后一波客人。皎洁的月光下,胡涛坐在丰收在望的荷塘边,听着清幽的曲子,郝堂村里望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YG8oRD6F..jpg.jpg

 

·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