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栏目> 农村广播> 创富路上> 正文

王斌的驻村故事

2019年04月25日 09:40 来源:河南农村广播

《创富路上》节目由河南广播电视台与河南省科学技术厅联合播出。“河南省科技特派员”提醒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点击收看节目视频:

导语

   王斌,郑州市委统战部驻登封市唐庄镇寺沟村第一书记,驻村以来,他积极协调各方力量,按照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脱贫的原则,着力从加强村党支部建设、推动精准扶贫工作、为民办理好事实事、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等入手,大力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有效地改变了寺沟村因病、因学等致贫现状,扶贫帮困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19年1月23日,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马懿同志到寺沟村视察慰问,对郑州市委统战部的扶贫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凝心聚力助脱贫

   市委统战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严格按照郑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派出一支强有力的工作队。针对所帮扶的省级贫困村——登封市唐庄镇寺沟村基础设施落后、基层党组织涣散、集体经济薄弱等现实问题,着力在改善民生、加强基层党支部战斗力、培育村集体经济项目上下功夫,精准施策,科学用兵,通过积极协调各方力量、争取扶贫资金、汇聚社会扶贫力量、激发内生动力等方法,经过四年多的努力,现在寺沟村户户门口通上水泥路,家家用上自来水,集体经济实现了零的突破,达到了每年收入8万元,全村百姓精神面貌和人居环境得以明显提升。多次被郑州市委市政府、登封市委市政府评为“优秀帮扶单位”和“脱贫攻坚优秀工作队”。

吃水这样的事 一定要给老百姓解决

 登封是个缺水的地方,多年来靠天吃饭。庄稼缺水了收成少些还能解决,吃的水一缺,就非常影响人的生活了。家家户户打的井越来越深,从20米到30米,再到40米,但抽上来的水只够吃水做饭,有的人家就开始到周围村子四处拉水吃,并且在家挖一个很大的水窖,把雨水和外面拉的水都存起来,工作队到村子里的时候,有的人家已经拉水吃两三年了。

   王书记表示,我们看到这种情况后,把百姓的吃水问题作为头等大事来解决。积极向领导汇报,请求帮助协调,向有关部门汇报,争取专项资金。2017年,争取到了一部分资金,为全村打了三眼100米以上的深水井,但由于资金有限,只有一个生产组管道铺设到户,而其他三个生产组只铺设了主管道。2018年我们开始争取后续资金,但登封缺水的村庄太多,资金一直很紧张。眼看2018年春节百姓还不能吃上自来水,我们就号召农户,说主管道现在通了,大家也要艰苦奋斗,不能等靠要,可以先把水引回家,吃上水。春节前,有50多户农户自发把自来水引到了家里。刚过完2019年春节,我们又向郑州市、登封市相关部门反映情况,继续争取,终于在春节刚过,工程开始施工,2019年春天来临的时候,寺沟村的村民,全部用上了多年期盼的自来水。

关心百姓疾苦 依实情 付真情

   寺沟村村民任海军家的情况,是工作队在一次随机走访时发现的。任海军家并不是贫困户,任海军和老伴开朗爱笑,看到工作队来就主动打招呼。进到家里,小院里收拾的很干净,给人的感觉就是这家人勤劳朴实。从这一对开朗乐观的老人脸上,从家庭环境的布置上,一点也看不出,他们竟然还照顾着他们唯一一个几乎全身瘫痪且长年卧床的儿子,并且已经长达八年之久,家里还一个孙女和一个孙子要照顾,他们正在上初中和小学。一个家庭的重担就这样落在一对70多岁的老人身上,因为儿子是工伤,每月有抚恤金,在前些年评定贫困户时,收入方面不符合条件,没评为贫困户。但可以看到的是,这两位老人在一天天衰老,他们儿子身体复原的希望很小,两个孙女孙子还要照顾,他们以后几年的日子怎么过?工作队几个人看到这种情况后,也一直在苦苦思考,寻找对策。

   统战部有着联系广泛的优势,这件事被农工党郑州市委李新有主委和李凤枝副主委知道后,他们马上带领医疗专家到家中探望慰问,后又安排车辆把病人拉到郑州,组织医疗专家会诊,希望争取到更好的治疗结果。他们党派中更多的爱心人士了解情况后,纷纷表示愿意提供帮助,最后他们选了两名爱心人士,长期稳定的资助这两个孩子上学。

山村飞出金凤凰

   驻村将近两年,工作队感到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就是村贫困户徐战红家的儿子徐鹏博,在2018年高考中,成功考上了985高校——山东大学。

   前年刚到村里不久,工作队在走访时了解到徐战红家里的情况,徐鹏博担心家里没钱,怕将来考上大学上不起,学习状态起伏不定。工作队的几个队员就有事没事找他聊天,激励他勇敢面对眼前的困难,树立信心,鼓励他一定要通过学习,改变人生命运。考试后,工作队的几个队员,包括他家的帮扶干部,和他一起估分数,填写志愿。成绩下来后,取得了631分的好成绩,工作队员和他的家人一样高兴。后来,徐鹏博顺利进入山东大学,工作队寻找各种资源,为其争取资助,不但申请到贫困户生大学资助金,而且在帮扶干部史成军的积极协调下,郑州市工商联副主席、青年企业家协会会长朱加军资助其学费6000元,解决了他们家的后顾之忧。

时时牵挂 持续帮扶

   村二组的贫困户杨苟约家有五口人,三代同堂,以前也是个幸福家庭。杨苟约今年80多岁,身体还好,老伴七八年前去世,平时儿子在外打工,儿媳在家干些农活,有两个孙女,小孙女在外读大学,平时不在家,家里最让人担心的是大孙女。大孙女上在高中时患上精神分裂症,当时因为家里没钱,也因为担心村里人的议论,一直没敢送去正规医院进行治疗,这一拖就是十一二年。现在病情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去年春节前,发起病来,砸家里的门、玻璃,打家里的人、邻居,有好几次邻居都报警来处理。一直这样肯定是不行的,不但拖下去对他孙女身体不好,而且现在村民经过他家门口都绕着走。后来工作队还有村干部在和女孩的父母反复劝说下,他们终于同意送到医院去治疗。刚开始是登封本地专科医院,但是效果不好,又转到郑州,经过几个月的治疗,病情已有大幅好转。

小超市 大爱心

   工作队员在学习外地爱心超市的经验后,在寺沟村建设了“统战同心•爱心超市”。这个小超市投入不大,成效却非常显著。爱心超市就是把爱心人士捐赠的物品全部放进去,让村民可以来免费领取。关键是村民来免费领取时,要用平时积攒的爱心积分兑换,而爱心积分需要组织计划各种活动、设置内容来发放。

 爱心超市设立以后,村民因领慰问物品相互攀比、报怨、发牢骚的少了,参与村里的集体活动、公益事务的人多了,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等靠要”思想。听完工作队介绍爱心超市的情况后,参加捐赠的民主党派、党外人士、私营企业家和台胞侨胞等爱心人士更加踊跃。

   比如去年冬天下了雪,“各家自家门前雪”都不扫,而今年,对主动清扫街道积雪的村民用爱心积分进行奖励,今年冬天下了雪,就能看到大人小孩纷纷拿起工具,把大街小巷的积雪很快清扫的干干净净。这一小小变化,让春节来村里走亲戚的外村人看到了连连叫好。不仅有被羡慕的自豪感,还看到道路干净了,大家方便了,村民们就由挣积分转变成自觉行动,村民们参与村集体事务意识明显增强。

原单位是强大的后盾

   首先是精神上的支持。郑州市委常委、统战部长杨福平经常对扶贫工作给予指示,常务副部长吴志强、副部长王丽、郑继孝等,在日常工作中给我们加油,给我们指导,让我们感觉到有依靠,不是孤军在奋战,有一个强大的团队,在背后支持着我们。

  其次在力量上的支持。我们村还有50户享受政策的贫困户,市委统战部安排了50名干部分别结对帮扶,同时积极协调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台办、民营企业家等各界人士,提供智力支持。齐心协力,共同工作,形成了扶贫工作大家做的生动局面。

   还有是无微不至的关怀。部领导交待我们队员说:“扶贫的事你办好,家里的事交给我。”家里有了难事,给我们出谋划策、协调解决。我们有名队员叫牛轶昭,从部队转业没几个月,就投入到驻村工作中来,长期超负荷的基层工作,造成腰椎病复发,经常让他下肢压迫神经疼。王丽部长找到她在医院的同学,联系专家,给予精心的治疗,并且到医院亲自探望,使我们能够更加安心地在村里工作。

   最难忘的是春节前夕,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马懿同志,市委副书记焦豫汝同志、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杨福平同志冒着严寒,到寺沟村看望慰问,嘘寒问暖,让我们看到领导很关注扶贫工作,特别是对市委统战部扶贫工作的肯定,激发了我们干好工作的决心和劲头。

主播:何方

《创富路上》以“创业、扶贫、助农”为节目导向,内容为“农产讲故事,书记讲扶贫,渠道讲爱心”。通过嘉宾在直播间讲述“真人、真事、真感情”来传播社会正能量,让更多的人关注“三农工作、扶贫事业、公益活动”,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做好“鼓与呼”!

分享创业激情,搭建购销平台
《创富路上》热线电话: 0371-65889761

来源:《创富路上》节目组

版权归原作者 如有侵权请联系


广告服务:0371-65889111 热线:65939000

通信地址:郑州金水区纬一路2号广播大厦 邮政编码:450003 邮箱:hndt65939000@126.com

ICP:豫ICP备14003020号 河南省互联网第三类新闻信息服务单位许可证编号:01201600001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2159号